关于隐茅的诗词(399首)

61 《守居园池杂题·吏隐亭》 宋·文同

竹篱如鸡栖,茅屋类蜗壳。
静几默如禅,往来人不觉。

62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吏隐亭》 宋·苏辙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6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三吏隐亭》 宋·苏辙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64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宋·魏野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65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 宋·曾巩

远出清汉上,隐然一堤长。
槐柳若云布,连阴入虚堂。
架险注鸣留,分畦殖群芳。
岂惟富桑柘,盖亦余囷仓。

66 《王承可有招隐黄龙之意》 宋·朱翌

通途无宁轨,世纲阔遮逻。
九迁食肉荣,一饷在堂贺。
泥深迹逾深,时过事亦过。
要之钟鼎饱,不及薇蕨饿。

67 《寓栖隐者僧舍读书》 宋·冯时行

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
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
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68 《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隐居归之城下》 宋·冯时行

大隐休夸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
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
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
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

69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宋·曹勋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彩翼。

70 《和茅山张达道二首》 宋·曹勋

茅岫藏清隐,诗仙秀格春。
道真渊有妙,素守峻能循。
鹤举秋声远,诗成句法新。
遥知游咏乐,下笔更如神。

71 《和钱大参题松隐明秀堂韵》 宋·曹勋

溪声山色助清豪,小葺蘅茅望玉霄。
莲社粗能追惠远,虎头宁复愧班超。
有池清浅方储水,厥木扶疏岂待高。
甚辱品题嗟老矣,而今不梦紫宸朝。

72 《题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 宋·胡寅

诛茅自结林中屋,林密先删百竿竹。
南山献状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谁知江海蔡中郎,岁晚栖栖泊岭阳。
未有净名方丈室,小斋聊寄锦江航。

73 《送黄直护道人住茅山赠以小黑玉虎》 宋·楼钥

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於菟玉琢成。
辍以赠君俱隐处,大茅峰顶看风生。

74 《赠黄真护道人游茅山》 宋·楼钥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岩万壑穷跻攀。
烟霏空翠不可状,弟兄联骑欣清閒。
回头五十有余载,至今梦境犹班班。
初从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纷幢幡。

75 《隐清》 宋·楼钥

右军访文君,遁迹入深竹。
我来寻歔歈,人亡但容谷。
灵龟闯澄潭,华宇对飞瀑。
若人今何之,尚想旧茅屋。
吾闻古君子,千载守孤独。
楚些不可招,怀哉怆乔木。

76 《赴城南隐居小集》 宋·杨冠卿

白雨濯青山,孤云霭余姿。
溶溶荒江水,近岸生清漪。
扶舆出城府,眷此幽人期。
茅茨倚林麓,秀薄相参差。

77 《为谷隐和虞参议韵》 宋·杨冠卿

诛茅祗合老僧龛,一笑欣陪麈尾谈。
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
折腰我已宦情薄,嚼蜡谁言世味甘。
万事转头俱梦幻,试将此语静中参。

78 《道中望茅山有感》 宋·周文璞

危亭对名岳,毕景扶钩栏。
白鹭伺察过,低昂若弓弯。
去岁负笈游,最住元符间。
栎林带修竹,清派流珊珊。

79 《小圃茅亭初成即事十绝句》 宋·程公许

小筑分明是隐沦,何妨随分乐青春。
诸君莫笑茅茨陋,野意萧疏更觉真。

80 《隐者》 宋·胡仲弓

老去绝尘缘,人疑行地仙。
釜中惟煮石,囊里不储钱。
寄迹茅三加随身诗一编。
云山深处住,与鹤作忘年。

* 关于隐茅的诗词 描写隐茅的诗词 带有隐茅的诗词 包含隐茅的古诗词(3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