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隔夜色的诗词(299首)

61 《今别离》 清·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别离

62 《姑孰十咏》 唐·李白

姑孰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咏物组诗

63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64 《感遇十二首》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物寓理

65 《绝句漫兴九首》 唐·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写景抒情

66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67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明·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婉约写花寓理

68 《梅花 其一》 元·王冕

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
无名草木混色界,广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
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
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李夸豪奢。

69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唐·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70 《念奴娇》 宋·张辑

嫩凉生晓,怪今朝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晚蝉嘶破愁寂。

71 《河阳歌》 唐·李贺

染罗衣,秋蓝难著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72 《祭退之》 唐·张籍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7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韵得齐字一百韵》 明·虞淳熙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74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75 《舞曲歌辞·霓裳辞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76 《拟古诗十二首》 唐·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77 《霓裳词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
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

78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79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80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 关于隔夜色的诗词 描写隔夜色的诗词 带有隔夜色的诗词 包含隔夜色的古诗词(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