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郑的诗词(106首)

1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华原磬》 唐·元稹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
工师小贱牙旷稀,不辨邪声嫌雅正。
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

2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唐·窦庠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
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
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3 《桐花》 唐·元稹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
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凤归丹穴岑。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4 《杂咏三首》 宋·王安石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
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5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 宋·欧阳修

衡鉴◇叨选,英豪此所锺。
古今参雅郑,善恶杂◇共。
挥翰飘飘思,怀奇落落胸。
披文惊可畏,奏下始开封。
但喜真才得,宁虞横议攻。
欲知儒学盛,首善本三痈。

6 《用石塘二林韵》 宋·刘克庄

夜绩旁边映隙光,忆曾参扣遍诸方。
扫眉众女偏谣诼,开口群儿亦谤伤。
后有知音分雅郑,今谁协律谱宫商。
戏衫欲脱夫人付,诸子披襟直下当。

7 《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一》 南北朝·庾信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
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
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8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唐·卢照邻

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
伊人表时彦,飞誉满司存。
楚席光文雅,瑶山侍讨论。
凤词凌汉阁,龟辩罩周园。

边塞生活

9 《酬郑沁州》 唐·刘祎之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10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唐·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1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唐·吕温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12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唐·吕温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13 《寄河南郑侍郎》 唐·薛能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
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
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14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唐·韦庄

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
负笈将辞越,扬帆欲泛湘。
避时难驻足,感事易回肠。

15 《寄郑谷郎中(一作住襄州谒郑谷献诗)》 唐·齐己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扫著僧床。
几梦中朝事,依依鹓鹭行。

16 《寄郑谷郎中》 唐·齐己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
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
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17 《寄郑谷郎中》 唐·齐己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
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
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18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 唐·齐己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雄方垂朴略,后辈仰箴规。

19 《寄荆门郑准》 唐·尚颜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
不许姓名留月观,终携瓶锡去云门。
窗间挂烛通宵在,竹上题诗隔岁存。
珍重荆门郑从事,十年同受景升恩。

20 《洞仙歌(访郑德兴郎中留饮)》 宋·管鉴

悠然堂上,山色浑如画。
堂下梅花未多谢。
向小亭、留客处,晴雪初飞,香四面,不比茅檐低亚。
绿窗帘尽卷,吹到眉心,点缀新妆称闲雅。

* 关于雅郑的诗词 描写雅郑的诗词 带有雅郑的诗词 包含雅郑的古诗词(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