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目的诗词(783首)

141 《次开祖使君韵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长老》 宋·晁补之

神龙异凡马,头角要须敛。
峥嵘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刚不吐焰,已落天魔胆。
一派感慈中,无波寒湛湛。

142 《鱼沟遇大水》 宋·晁补之

沙行水宿几江南,石斗龙求久已谙。
秋水故应旋面目,顺流东望为君惭。

143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三藏书室》 宋·苏辙

读书旧破十年功,老病茫然万卷空。
插架都将付诸子,闭关犹得养衰翁。
案头萤火从乾死,窗里飞蝇久未通。
自见老卢真面目,平生事业有无中。

144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宋·苏辙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145 《题宋德器致爽轩》 宋·李吕

将军啸咤风雷生,一诺之宠千金轻。
仰头看山默不应,此段王郎真绝人。
人言爽气定何物,面目俨然君不识。
非氛非祲非烟云,可以意了难口说。

146 《自叹》 宋·刘过

群公更屋居,官贵辄鼎台。
艳妆照珠翠,寒谷嘘春回。
书生穷蹇甚,一笑百祸胎。
何时业债尽,面目还本来。

147 《题高远亭》 宋·刘过

戍古城荒地势雄,一亭分半庾楼东。
庐山面目今真识,江汉朝宗此会同。
司马宅荒惟苦竹,元规尘远尚古风。
胡尘只隔淮河在,谁为长驱一扫空。

148 《题高邮何将军老山图》 元·杨维桢

何家将军多爱山,以小比老尤坚顽。
青山面目元不老,将军却笑须眉斑。
昆仑何时鳌背裂,将军气高嵩华绝。
小夫移山良自愚,将军一怒天柱折。

149 《南妇还(并序)》 元·杨维桢

今日是何日,恸返南州歧。
汩汩东逝水,一日有西归。
长别二十年,休戚不相知。
去时虿发青,归来面目黧。

150 《梦仙草堂图》 明·唐寅

闲来隐几枕书眠,梦入壶中别有天。
仿佛希夷亲面目,大还真诀得亲传。

151 《简吕少冯》 宋·吴则礼

此生不记老婆禅,兀兀坐睡忘永叹。
要听车声出铜鼎,故教鼻窃吼蒲团。
淮山宿昔面目好,葵藿从来骨相寒。
白发轩然同一笑,未嫌跛跛著南冠。

152 《戏作简朱天球》 宋·吴则礼

江头雪花一尺围,不妨屋角梅垂垂。
江头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
权奇突兀众所嗔,大是个中英特人。
何曾论渠破与堕,余生且办担板过。

153 《至金溪与康功》 宋·郑刚中

客子远羁棲,天寒夜幽独。
拥被荐孤枕,感叹不自足。
念怀公平时,书卷共灯烛。
事业志远大,可但慕爵禄。

154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宋·李弥逊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

155 《将至黄山寺细雨微云戏作绝句呈一老禅师》 宋·李弥逊

试将千里看山眼,来访山中佛祖家。
已识黄山真面目,主山犹放白云遮。

156 《和张君美韵二首》 宋·吴芾

风尘环四海,烟水绕孤村。
涉世曾无味,思君更断魂。
区区何面目,苒苒且朝昏。
此意凭谁语,悠然付酒樽。

157 《移梅北隩和黄清表韵》 宋·吴芾

自惭面目久尘埃,拟对冰姿一笑开。
闻道前村连夜发,岂辞健步远移来。

158 《和逐年九日阳字韵》 宋·吴芾

天上恩来解郡章,人间那复是重阳。
老身已许归三径,佳节何妨醉百觞。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
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

159 《扇子诗》 宋·李石

亲风庐山面目来,翻经台上月轮开。
山间长物浑无用,多斫云根入蜀栽。

160 《东湖感事二首》 宋·李石

一官职檄冷秋水,尽日量书接夜灯。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
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

* 关于面目的诗词 描写面目的诗词 带有面目的诗词 包含面目的古诗词(7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