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翔的诗词(987首)

61 《风入松 题来青楼》 元·沈禧

画楼高出子城湾。
卷幔见南山。
堆有叠翠排天际,似蛾眉、巧绾云鬟。
风月四时长占,星辰午夜宜攀。

62 《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二首》 宋·罗公升

丹凤辞旧楼,四海求其凤。
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
众禽不自揣,竞欲依余光。
神物要自珍,微羽那足当。

63 《薰风亭》 宋·刘仲堪

兹亭最高峙,势与群峰仵。
层轩一以临,万物皆下顾。
赓歌音久绝,缔构意何古。
猿鸟岂有知,腾翔如率舞。

64 《和葛天民南翔寺韵》 宋·释普洽

折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运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沈沈複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皎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65 《承原父子以风凰篇况谨用来韵和酬》 宋·吴育

丹山郁世表,岩岩千仞巅。
自非常雏辈,安得参周旋。
胡为此弱羽,越簉禅仪鲜。
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

66 《与静使君约游姑山记事古风二十韵》 宋·朱复之

苦热日已远,杪秋遂凄凉。
邦侯及清暇,小队豫郊岗。
一麾先崭岩,半刺骖翱翔。
卿月动左辖,客星移奉常。

67 《游南翔寺追和葛天民韵》 明·南洲法师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
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
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
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

68 《送金上人古上人制满同还南翔》 明·南洲法师

凉入西霞木落初,送人长是叹离居。
江山故垒三更梦,风雨寒灯一卷书。
变化不同鸡伏鹄,聪明已辩鲁为鱼。
还山为问南翔鹤,秋影何时下碧虚?

69 《秋风辞送梁生》 明·陶安

凉飙荡平野,远送宾鸿翔。
萧萧西北来,草木忽变黄。
不惜草木衰,寒入客子裳。
晓窗凋鬓影,夜堂摇烛光。

70 《中夜闻风雨满林明旦即为重九情之所至辄见一》 明·许继

梦觉清夜分,林塘响风雨。
虚怀怯病枕,展转心自语。
重阳适兹日,兴感眷时序。
柔道方汇征,嘉名固宜与。

71 《游龙翔寺》 明·元宣

飞桥北上转光风,窈窕慈云接故宫。
麟趾不来行殿废,龙光还在御床空。
岩廊万象丹青合,楼阁诸天锦绣同。
几度残钟敲落日,老僧犹泣鼎湖弓。

72 《古风其五十四》 唐·李白

倚剑登高台。
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
琼草隐深谷。

73 《清风阁》 宋·王安石

飞梦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
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隼去飞翔。
高蝉感耳仿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
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此倾觞。

74 《乘大风发巴陵》 宋·陆游

雪溅浪方作,翠台山欲浮。
奇哉万顷湖,著我十丈舟。
三老请避风,叱去非汝忧。
神物识忠信,壮士憎滞留。

75 《夏白紵云母屏薄望如空,水精帘疏不碍风·美》 宋·陆游

翔鸾矫矫离风尘,眼明见此绝代人。
纱窗弄笔消永日,临得黄庭新逼真。
飞楼缥缈今何夕?月与玉人同一色。
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

76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 宋·杨万里

楼上青编入骨香,楼前碧岫透帘光。
乘风飞上广寒殿,下看秋容一点苍。

77 《同年梅鼎臣赴凤翔幕兼省觐》 宋·宋祁

酪和盘樱旧宴空,凤岐新辟逐旌弓。
坐陪府幄谈成薮,趋问家庭史有公。
春斝促浮萍叶紫,夜章催刻密枝红。
青袍玉骨英游盛,上路争看侧帽风。

78 《和吴辨叔知凤翔见寄》 宋·司马光

岐阳府舍始相逢,四十余春屈指中。
昔日布衣今露冕,当时小吏亦衰翁。
醉吟久作藏身计,条教应多及物功。
惟是彩衣难再著,长林极目起悲风。

79 《满江红·长风送月》 宋·无名氏

长风送月,近中秋、更无一点尘俗。
绛阙真仙来瑞世,昨夜翔鸾飞鹄。
奕世登科,诸昆竞秀,名盖天南北。
持心恬退,更能韫椟藏玉。

80 《折红梅·睹南翔征雁》 宋·无名氏

睹南翔征雁,疏林败叶,凋霜零乱。
独红梅、自守岁寒,天教最後开绽。
盈盈水畔。
疏影蘸、横斜清浅。

* 关于风翔的诗词 描写风翔的诗词 带有风翔的诗词 包含风翔的古诗词(9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