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掌的诗词(408首)

1 《仙掌铭》 唐·独孤及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则惑于余方。

2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山水黄河送别

3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4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5 《交韵汉老弟假山》 宋·虞俦

庭空吏散无公事,一枕清风供午睡。
列仙之陬渺何许,化蝶翩翩可坐致。
梦中意行不识路,神前那有车乘坠。
立壁延缘萝蔓绿,滑径行视莓苔翠。

6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唐·李世民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7 《途经华岳》 唐·李隆基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
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
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8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唐·张九龄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
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
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
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
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
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9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张九龄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
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唐诗三百首赠别友情规劝

10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唐·张说

西岳镇皇京,中峰入太清。
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
轩游会神处,汉幸望仙情。
旧庙青林古,新碑绿字生。
群臣原封岱,还驾勒鸿名。

11 《哭道士刘无得》 唐·沈佺期

闻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
蓬莱向清浅,桃杏欲芳菲。
缩地黄泉出,升天白日飞。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12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唐·岑参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
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

13 《华阴县楼》 唐·司空图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14 《东归望华山》 唐·吴融

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15 《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 唐·无可

三峰居接近,数里蹑云行。
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
月从高掌出,泉向乱松鸣。
坐石眠霞侣,秋来短褐成。

16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山水

17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诗》 南北朝·庾信

五明教已设。
三元法复开。
鱼山将鹤岭。
清梵两边来。
香烟聚为塔。
花雨积成台。
空心论佛性。
贞气辨仙才。
露盘高掌滴。
风乌平翅回。
无劳问待诏。
自识昆明灰。

18 《登州中新阁诗》 南北朝·庾信

跨虚凌倒景。
连云讵少阳。
璇极龙鳞上。
雕甍鹏翅张。

19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唐·上官仪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20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崔湜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
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 关于高掌的诗词 描写高掌的诗词 带有高掌的诗词 包含高掌的古诗词(4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