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疏的诗词(906首)

1 《题僧院》 唐·张籍

闻师行讲青龙疏,本寺住来多少年。
静扫空房唯独坐,千茎秋竹在檐前。

2 《九月九日登龙山》 唐·张九龄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3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唐·裴迪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
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
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4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唐·李颀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
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
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

5 《苑外至龙兴院作》 唐·储光羲

朝游天苑外,忽见法筵开。
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
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步回。

6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7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8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寺在京城南门之东)》 唐·韩愈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9 《南龙兴寺残雪》 唐·白居易

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
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
吏人引从多乘舆,宾客逢迎少下堂。
不拟人间更求事,些些疏懒亦何妨。

10 《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 唐·喻凫

春城带病别,秋塞见除书。
况是神仙吏,仍非尘土居。
河风吹鸟迥,岳雨滴桐疏。
坐阁驰思夕,沙东凉月虚。

11 《新春闻赦(龙阳作)》 唐·马戴

道在猜谗息,仁深疾苦除。
尧聪能下听,汤网本来疏。

咏史故事

12 《题青龙寺镜公房》 唐·贾岛

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
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
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
疏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13 《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唐·陆龟蒙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余来拜旌戟,诏下之明年。
是时春三月,绕郭花蝉联。
岚盘百万髻,上插黄金钿。

14 《龙池春草》 唐·万俟造

暖积龙池绿,晴连御苑春。
迎风茎未偃,裛露色犹新。
苒苒分阶砌,离离杂荇蘋.细丛依远渚,疏影落轻沦。
迟引萦花蝶,偏宜拾翠人。
那怜献赋者,惆怅惜兹辰。

春天长江

15 《劝进疏引谶》 唐·佚名

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
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
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
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

16 《水龙吟》 宋·苏轼

露寒烟冷兼葭老,天外征鸿寥唳。
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
□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17 《水龙吟》 宋·晁端礼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
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向亭边驿畔,行人立马,频回首、空肠断。

18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宋·王安中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19 《水龙吟(重过旧隐)》 宋·蔡伸

画桥流水桃溪路,别是壶中佳致。
南楼夜月,东窗疏雨,金莲共醉。
人静回廊,并肩携手,玉芝香里。
念紫箫声断,巫阳梦觉,人何在、花空委。

20 《水龙吟(送戴郎中漕荆襄)》 宋·曹勋

晓云阁雨。
疏梅缀玉,尘尾闻谈吐。
精忠许国,才华扌离锦,尘劳释去。
六印雄图,百川明辩,苏张谁数。

* 关于龙疏的诗词 描写龙疏的诗词 带有龙疏的诗词 包含龙疏的古诗词(9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