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诗词(共469首)

张籍简介

张籍头像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381 《赠辟谷者》 唐·张籍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
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

382 《送越客》 唐·张籍

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
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
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送别友人劝诫

383 《送宫人入道》 唐·张籍

旧宠昭阳里,寻仙此最稀。
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
已别歌舞贵,长随鸾鹤飞。
中官看入洞,空驾玉轮归。

宴会

384 《望行人(一作秋闺)》 唐·张籍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385 《赠同溪客》 唐·张籍

幽居得相近,烟景每寥寥。
共伐临谿树,因为过水桥。
自教青鹤舞,分采紫芝苗。
更爱南峰住,寻君路恐遥。

386 《蓟北春怀》 唐·张籍

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
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
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387 《渔阳将》 唐·张籍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388 《山中古祠》 唐·张籍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
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
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
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389 《江陵孝女》 唐·张籍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390 《别鹤》 唐·张籍

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
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雨凄凄。

391 《西楼望月》 唐·张籍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
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
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392 《董公诗》 唐·张籍

谁主东诸侯,元臣陇西公。
旌节居汴水,四方皆承风。
在朝四十年,天下诵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393 《野寺后池寄友》 唐·张籍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
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
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394 《雨中寄元宗简》 唐·张籍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395 《赠姚怤》 唐·张籍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396 《献从兄》 唐·张籍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397 《寄别者》 唐·张籍

寒天正飞雪,行人心切切。
同为万里客,中路忽离别。
别君汾水东,望君汾水西。
积雪无平冈,空山无人蹊。
羸马时倚辕,行行未遑食。
下车劝僮仆,相顾莫叹息。
讵知佳期隔,离念终无极。

398 《怀友》 唐·张籍

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
别离感中怀,乃为我桎梏。
百年受命短,光景良不足。
念我别离者,愿怀日月促。

399 《夜怀》 唐·张籍

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
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飞。
病生秋风簟,泪堕月明衣。
无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400 《怀别》 唐·张籍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
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
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
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