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的诗词(共794首)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201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一》 宋·晁补之

玉泉吟鼎月隳轮,姑射风标两绝尘。
只欠何郎窗畔雪,戎葵为我作余春。

202 《贵溪徐氏招隐园昔王表避乱居此山依之者数千》 宋·晁补之

鬼谷西来一丈清,三山箕拱慰高情。
时平尚欲依王表,南斗逍遥毕此生。

203 《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 宋·晁补之

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
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
离骚憭栗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
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

204 《读易》 宋·晁补之

学不到忘言,崇朝守韦编
使我能解化,此物为蛇蝉

205 《都门》 宋·晁补之

飘零何处是生涯,瘦马都门踏落花。
芳物搅心看不得,绨袍遮眼畏风沙。

206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城市何妨亦隐沦,贾君无意向红尘。
东皋瓜豆如云处,慊我幽栖不卜邻。

207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208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尺五城南未足高,只今小杜更飘飖。
暮烟疏雨从君胜,玉子文楸听我饶。

209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四海萍逢两弟兄,百年胶漆几张陈。
红尘陌上相逢子,华发林间偶坐身。

210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登登策策不须呼,时动圆荷触短蒲。
五步濠梁亦堪乐,相忘何必是江湖。

211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新植青桐小迳成,两行萱草一时荣。
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夏幽花却称情。

212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壁间最好营丘笔,卧看三峰忆旧过。
梦入幽林小溪去,绝胜千骑向南柯。

213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小阁高原最上头,下床莫遣许公羞。
如今老罢栏边意,不是元龙百尺楼。

214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
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215 《东皋十首》 宋·晁补之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216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 宋·晁补之

至人如幻千亿身,若以色观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沤发,变化谁能知本因。
移天宫殿着人世,断取无异陶家轮。
当年紫磨已殊胜,后来浮海亦有神。

217 《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宋·晁补之

东国宽市征,西山休骑屯。
时清诗人喜,洗濯出佳言。
渊源苏夫子,河入莆菖翻。
轨辙校书君,驾骖盗骊奔。

218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宋·晁补之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酿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蛰,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几唤樊口渡,五见新历颁清台。

219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宋·晁补之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
纸山间出笔阵横,李侯画若禅眼透。
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归心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220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宋·晁补之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