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的诗词(共2927首)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2521 《彼鴷吟》 宋·梅尧臣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
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
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
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觜。

2522 《爱月》 宋·梅尧臣

终夜每爱月,见月常苦稀。
不雨即云晦,何能揽光辉。
傥有一夕明,岂畏露湿衣。
素娥领玉兔,孤寡命亦微。
堂堂罕开耀,多是半掩扉。
曾负万家望,空是随人归。
一岁复一岁,白发思钓矶。

2523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宋·梅尧臣

处山方畏远,虽慕结深庐。
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
涧苗未入俎,林鸟或窥书。
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2524 《梦后寄欧阳永叔》 宋·梅尧臣

不趁常参久,安眼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是,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2525 《阻风宿大信口》 宋·梅尧臣

东梁如印蚕,西梁如游鱼。
二山夹大江,早暮潮吸嘘。
解舟辞姑熟,速欲还吾庐。
风逆未可前,泊浦近烟墟。

2526 《走笔送王琪》 宋·梅尧臣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2527 《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梅尧臣

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
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
助吾苦羸苶,岂必采琅玕。
自异骄华人,百金求秘丸。
昔闻王子乔,上帝降玉棺。
此焉即不免,但愿在心安。

2528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宋·梅尧臣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
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
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
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2529 《重送杨明叔》 宋·梅尧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2530 《中秋月下怀永叔》 宋·梅尧臣

有朋无明月,秉烛光强致。
有月无乐朋,独醉颜易醉。
往年过广陵,公欣来我值。
期玩秋蟾圆,静扫庭下地。

2531 《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 宋·梅尧臣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斲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皇皇御史从东来,役徒四万如屯螘。

2532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宋·梅尧臣

闻道山中出入稀,偶来溪上笑谈微。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肤相伴归。

2533 《真上人因送毛令伤足复伤冷二首》 宋·梅尧臣

陶令归时远公送,石苔秋雨步迟迟。
凌霄花在古松上,也笑向人人不知。

2534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宋·梅尧臣

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2535 《张太素之邠幕》 宋·梅尧臣

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
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
鲁酒上离颜,行尘生骥足。
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塞邑多苦寒,国风遗旧俗。
寄音文醼余,莫待霜条绿。

2536 《再寄歙州潘伯恭》 宋·梅尧臣

青山截天去,古路蔽云中。
不有行人至,安知与郡通。
高楼虽窈窕,古树已溟蒙。
今日劳君问,衡门一老翁。

2537 《沅江李氏书堂》 宋·梅尧臣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2538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宋·梅尧臣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2539 《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 宋·梅尧臣

退之昔负天下才,扫掩众说犹除埃。
张籍卢仝斗新怪,最称东野为奇瑰。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
欧阳今与韩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2540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宋·梅尧臣

尊王兴霸国,古莫重齐桓。
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浇,近世无如韩。
健笔走霹雳,龙蛇奋潜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