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的诗词(共1061首)

王之道简介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961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宋·王之道

疏懒常嫌束带劳,年来见客强垂条。
不知此病容医否,沥沥真珠出小槽。

962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宋·王之道

一龛灯火夜凄清,壁下秋虫断续声。
细把新诗等风味,易牙元不乱淄渑。

963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宋·王之道

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
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

964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宋·王之道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965 《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园七首》 宋·王之道

官道千秋坐小车,仙随阮肇饭胡麻。
男儿正患无津耳,千古留侯事可嘉。

966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子美不应花解恼,次公何必酒而狂。
知君颇负风流债,安得司空惯窃香。

967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猛风吹雨暮江头,烟草微茫一片愁。
双鲤不来无处问,欲寻归路转悠悠。

968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学似卿家宜有法,人如我辈岂无情。
新诗早自推心服,幽会知谁付目成。

969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公余槐柳转斜日,吏散鸟雀来空庭。
康成书带可人意,坐见茸茸相对青。

970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情似长江流不断,事如芳草剗还生。
此身何苦浮名绊,正拟花时取次行。

971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似是东风恼客心,淹留行色故相禁。
扁舟正在江南岸,又扰浮云作暮阴。

972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
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

973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
流马木牛今已矣,其余儿辈说三分。

974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宋·王之道

出车何日劳师还,二圣归来喜见颜。
乞得此身终芰制,乱山茅屋两三间。

975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宋·王之道

夜烧红烛照梅花,刺史风流自一家。
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

976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宋·王之道

谁似樊侯哲且明,解将勋业佐中兴。
自怜汩没毛锥子,空对东风咏使能。

977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宋·王之道

万事当从酒到休,子山那得许多愁。
绿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恶客羞。

978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宋·王之道

一霎轻风过雨稀,满庭春色碎珠玑。
使君载酒花前醉,更有新诗为发挥。

979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宋·王之道

黄花如故人,别久喜复面。
浇泥一杯酒,安用较深浅。
清霜开浮云,黄落信风卷。
岩岩幽素姿,秋来不多见。

980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宋·王之道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相逢勿相失,不醉欲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