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诗词(共2123首)

苏辙简介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321 《落叶满长安分题》 宋·苏辙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
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
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
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
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
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1322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 宋·苏辙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1323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宋·苏辙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理,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1324 《立秋偶作》 宋·苏辙

十年忧患本谁知,惭愧仙翁有旧期。
度岭还家天许我,斸山种粟我尤谁。
秋风欲践故人约,春气潜通病树滋。
心似死灰须似雪,眼看多事亦奚为。

1325 《腊雪五首》 宋·苏辙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
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
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1326 《腊雪五首》 宋·苏辙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1327 《腊雪五首》 宋·苏辙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1328 《腊雪五首》 宋·苏辙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著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1329 《荆门惠泉》 宋·苏辙

泉源何从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1330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宋·苏辙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
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
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
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1331 《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 宋·苏辙

白发章勤困小邦,尘劳坐使壮心降。
河阳罢後成南圃,彭泽归来卧北窗。
畦畔草生亲荷锸,床头酒熟自倾缸。
因君遣我添归兴,旧有茅茨濯锦江。

1332 《河上莫归过南湖二绝》 宋·苏辙

淤田水浅客来迟,解舫都门问几时。
谁道两京鸡犬接,差除屈指未曾知。

1333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五山斋》 宋·苏辙

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
萧条远城市,坡陀富林麓。
简书日填委,杖屦每幽独。
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
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岩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从宿。

1334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三柏轩》 宋·苏辙

筑室城市间,移柏南涧底。
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
崎岖脱岩石,拥塞出棼翳。
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
秋来采霜叶,咀嚼有余味。
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

1335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一乐榭》 宋·苏辙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1336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1337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二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1338 《寒食二首》 宋·苏辙

寒食今年客汝南,余樽倾泻亦醺酣。
道人久厌世间浊,僧舍犹存肉食惭。
花折园夫时送客,饧留孙女尚分甘。
欲游紫极谁为伴,长揖孤松对不谈。

1339 《高邮别秦观三首》 宋·苏辙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1340 《高邮别秦观三首》 宋·苏辙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