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诗词(共2123首)

苏辙简介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92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扬子江心泻镜龙,波如细縠不摇风。
宫中禁捧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192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

1923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192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翕呷霜纨动,阑班彩缕长。

192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玉宇宜朱夏,壼冰生晚凉。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1926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闲多。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1927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决狱初迎雨,开仓旋取陈。
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

192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舟楫喧呼招屈处,禽鱼鼓舞放生中。
百官却拜枭羹赐,凶去方知舜有功。

1929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出磨玉尘除旧廪,奉箱彩缕看新丝。
一年丰乐今将半,雨殿欢声外得知。

193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
东朝闻好语,畏日解余暄。

193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
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193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苏辙

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
紵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

1933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相思欲见无路,满秩西归有时。
及君铃阁少事,饮我松醪满卮。

1934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佳句近参风雅,微词间发离骚。
窃欲比君庾信,莫年诗赋尤高。

1935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故人远在江汉,万里时寄声音。
闻道禅心寂寞,未废诗人苦吟。

1936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终岁常亲鞭扑,此生知负诗书。
欲寻旧学无处,时有故人起予。

1937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扬雄执戟虽久,陶令归田未能。
眼看云山无奈,神伤簿领相仍。

1938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雨过山光欲溜,寒来水气如烝。
胜处何须吴越,随方亦有游朋。

1939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饮酒方桥夜月,钓鱼画舫秋风。
冉冉荷香不断,悠悠水面无穷。

1940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宋·苏辙

野步西湖绿缛,晴登北渚烟绵。
蒲莲自可供腹,鱼蟹何尝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