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的诗词(共667首)

陈与义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181 《放慵》 宋·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82 《二十一日风甚明日梅花无在者独红萼留枝间甚》 宋·陈与义

昨日梅花犹可攀,今朝残萼便斓班。
群仙已御东风去,总脱绛袂留林间。

183 《冬至二首》 宋·陈与义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
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
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
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
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
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184 《冬至二首》 宋·陈与义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185 《次周漕示族人韵》 宋·陈与义

谏议遗踪尚可望,曳裾不必郊邹阳。
但修天爵膺入爵,始信书堂有玉堂。

186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宋·陈与义

管宁白帽且蹁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

187 《初识茶花》 宋·陈与义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188 《城上晚思》 宋·陈与义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
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189 《採菖蒲》 宋·陈与义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明朝却觅房州路,飞下山颠不要扶。

190 《别岳州》 宋·陈与义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191 《别大光》 宋·陈与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
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192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宋·陈与义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193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宋·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194 《与智老天经夜坐》 宋·陈与义

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缸。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窗前。

195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宋·陈与义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
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

196 《又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197 《咏蟹》 宋·陈与义

量才不数制鱼额,四海神交顾建康。
但见横行疑长躁,不知公子实无肠。

198 《叶柟惠花》 宋·陈与义

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199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斋》 宋·陈与义

不须杯勺了三冬,旋作蓬斋待朔风。
会有打窗风雪夜,地炉孤坐策奇功。

200 《宣风楼》 宋·陈与义

楼迥云随画栱飞,卷帘又映雪晴时。
千林冻解阴狸扫,放出青山分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