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诗词(共770首)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561 《寄曹州晁大夫》 宋·陈师道

东方千骑贵当年,白发居头也自贤。
肯费精神修客主,稍回功誉入章篇。
虚名石救空肠厄,晚岁仍遭末疾缠。
死去不为天下惜,镜中当有故人怜。

562 《鸡笼镇》 宋·陈师道

河市新经集,鸡笼旧得名。
初闻北人语,意作故乡声。
客久艰难极,情忘去就轻。
空虚仍废忘,何以慰诸生。

563 《胡士彦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此地来何晚,经年见未频。
荐贤仍赌命,有道可辞贫。
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襄阳耆旧内,无复姓庞人。

564 《胡士彦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
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
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565 《和豫章公黄梅二首》 宋·陈师道

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
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

566 《和豫章公黄梅二首》 宋·陈师道

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
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

567 《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 宋·陈师道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修。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各有惜别怀,共此一日留。

568 《和江秀才献花三首》 宋·陈师道

江公孤愤不宜秋,吟作秋虫到白头。
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

569 《和江秀才献花三首》 宋·陈师道

疏花得雨数枝黄,白发缘愁百尺长。
要与老生同一醉,故留秋意作重阳。

570 《和江秀才献花三首》 宋·陈师道

风雨东篱冷落看,清溪水落玉峰寒。
酒家不办当垆费,乞与先生种杏坛。

571 《何太中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哀挽诸儒竞,丰碑故吏繁。
素车纷雨泣,丹旐与风翻。
几地留遗爱,他年作九原。
涕流耆旧尽,不独为乡园。

572 《何太中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
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573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扶日行黄道,乘云上紫微。
忧劳形末命,恭俭见陈衣。
布德刑开网,和戎戢武威。
要知怀惠处,行路涕交挥。

574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陈师道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575 《次韵无斁偶作二首》 宋·陈师道

此老三年别,何时万里回。
更无南去雁,犹见北枝梅。
会有哀笼鸟,宁须溺死灰。
圣朝无弃物,与子赋归哉。

576 《次韵无斁偶作二首》 宋·陈师道

肩耸三峰峻,眉厖八字横。
玄谈人绝倒,家法句新清。
八俊先张子,诸公少贾生。
已传乌鹊喜,欲听鶺鴒声。

577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宋·陈师道

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578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宋·陈师道

竭泽回波不作难,未应平地起风澜。
是身非有从何病,试下先生一著看。

579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 宋·陈师道

静中有业官成集,醉里无何老是乡。
丈室向来无一物,郤须天女与拈香。

580 《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 宋·陈师道

诗成笔落骥历块,不用安西题纸背。
小家厚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堂下觳觫牛何罪,太山之阳人作鱠。
同生异趣有如此,缾悬瓽间终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