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诗词(共770首)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661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宋·陈师道

祁氏号外府,藏室多异书。
自公有余力,一览意何如。
为学虽日益,受益不受诬。
正须高著眼,濠梁有游鱼。

662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宋·陈师道

谢公中年後,畏与亲友别。
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
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
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
著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
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

663 《十八日潮》 宋·陈师道

江平石出涨沙浮,船阁平洲水断流。
朝暮去来何日了,一杯谁与吊阳侯。

664 《十八日潮》 宋·陈师道

千槌击鼓万人呼,一抹涛头百尺余。
明日潮来人不见,江边只有候潮鱼。

665 《十八日潮》 宋·陈师道

眼看白浪覆青山,谁信黄昏去复还。
纵使百年终有尽,何须豪横诧吴蛮。

666 《十八日潮》 宋·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长共客飘摇。

667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陈师道

玉箸凝潮後,丝桐艺业余。
远涂憎早悟,旷度得中疏。
子逝今何遽,吾生孰与居。
岂无文士传,未有茂陵书。

668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陈师道

志大期千里,身宜置一丘。
英词真盖世,爽气已横秋。
地要黄金骨,天成白玉楼。
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长休。

669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陈师道

骨秀神仙数,诗清雅颂才。
识高悬日月,韵胜脱尘埃。
去就堪同事,摧残尽一哀。
了知天上去,不似世间来。

670 《黄无悔挽词四首》 宋·陈师道

敏慧仍江夏,风流更妙年。
贫焚酒家券,病得里胥钱。
精爽来鹰隼,清明泻涧瀍。
无儿传素业,有泪彻黄泉。

671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宋·陈师道

当年阙里与论诗,晚岁河山断梦思。
妙手不为平世用,高怀犹有故人知。

672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宋·陈师道

四海声名何水曹,新诗旧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鬓何须著两毛。

673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宋·陈师道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
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674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 宋·陈师道

龙蛇起伏笔无前,江汉渊回语更妍。
好事元须一赏足,藏家不必万人传。

675 《杜侍郎挽词三首》 宋·陈师道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
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
他年九原泪,仍是两冯君。

676 《杜侍郎挽词三首》 宋·陈师道

骥騄方怀远,松筠忽有秋。
雍容名士数,终始法家流。
凛凛惊千载,堂堂閟一丘。
能令羊季子,不肯过西州。

677 《杜侍郎挽词三首》 宋·陈师道

美政真吾母,名家更杜陵。
于张从昔少,鲁卫至今称。
丝竹中年好,词华夙世能。
周南棠棣传,平世几人登。

678 《题柱二首》 宋·陈师道

从昔婵娟多命薄,如今歌舞更能诗。
孰知文雅河阳令,不削琼奴柱下题。

679 《题柱二首》 宋·陈师道

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
主恩不与妍华尽,何限人间失意人。

680 《别黄徐州》 宋·陈师道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