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的诗词(共849首)

高启简介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781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明·高启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
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
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
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

782 《柳絮》 明·高启

轻盈易飘泊,思逐春云乱。
已拂武昌门,还萦灞陵岸。
沙头雀啄堕,水面鱼吹散。
官树晓茫茫,哀歌肠欲断。

783 《秋柳》 明·高启

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暮雨秋风满汉南。

784 《梅花六首》 明·高启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785 《梅花六首》 明·高启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前早,啼鸟山墙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

786 《梅花六首》 明·高启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竿,落叶空山正掩门。
¤

787 《梅花六首》 明·高启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

788 《梅花六首》 明·高启

缟袂相逢半时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种当时,不引渔郎入洞天。
¤

789 《孤雁》 明·高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790 《采茶词》 明·高启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
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791 《子夜四时歌》 明·高启

空帏拥垆坐,夜冷微红灭。
郎意似残灰,无因得重热。

792 《子夜四时歌》 明·高启

堂上织流黄,堂前看月光。
羞见天孙度,低头入洞房。

793 《子夜四时歌》 明·高启

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
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794 《子夜四时歌》 明·高启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795 《君马黄》 明·高启

君马黄,我马玄。
君马金匼匝,我马锦连乾。
两马喜遇皆嘶鸣,何异主人相见情。
长安大道可并辔,莫夸得意争先行。
摇鞭共踏落花去,燕姬酒垆在何处?

796 《惜春》 明·高启

春过一半未能知,此后还愁不肯迟。
斜日浮云楼上醉,更无言语嗅花枝。

797 《柳燕》 明·高启

妙舞汉宫人,香魂化几春。
娇飞傍杨柳,犹似学腰身。

798 《姑苏杂咏 吊七姬冢》 明·高启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799 《姑苏杂咏 响屟廊(在灵岩寺)》 明·高启

君王厌丝竹,鸣屟时清耳。
独步六宫春,香尘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遗址。
响沉明月中,迹泯荒苔里。
此夕意谁过,空廊有僧履。

800 《江行》 明·高启

家家渔网映回桥,春水初生没树腰。
客路江南烟雨里,绿芜芳草恨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