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初看卧波影,应恐雨崇朝。过涧寻师去,端如度石桥。
堂前参未退,立到雪深时。一夜山中冷,无人祇自知。
演漾弄晴晖,江山秋敛霏。我吟康乐句,日暮澹忘归。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
君不见陈孟公,一生爱酒称豪雄。君不见扬子云,三世执戟徒工文。得失如今两何有,劝君相逢且相寿。试看六印尽垂腰,何似一卮长在手。
夕卧白云合,朝起白云开。惟有心长在,不随云去来。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
长溪如白虹,分走荆霅派。具区纳群流,襟带三郡界。太虚混鸿蒙,元气流沆瀣。初疑溟渤宽,稍觉云梦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