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译文]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出自]  北宋  晁补之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注释:
    葩(pā):清幽的花朵。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译文】
      试问春天啊何苦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雍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春风吹尽了繁花艳红,占有春光若能长久。繁红不如垂柳。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世界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辜负(舍弃),那入口芳醇的美酒。哪知原不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世上功佝无成,老来风操救济不,已到春归时候。纵然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狂歌,那豪情却难依旧。

【译文二】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有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第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子,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赏析]
这是首伤春之作。以问发端,峭拔突兀,“带风”“伴雨”丰富了春色内容,“幽葩”三句,更加渲染惜春之真情。“吹尽繁红”三句以惜花而写惜春,接下四句又陡然一转,说春本不老,春不知愁,只是人担心春老而发愁。下阕是说“春恨”。将“功名”和“老来”,与“春恨”比照,点明春恨总是与功名的失落及青春的逝去相关联,全篇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情于理,宛转曲折,富有哲理。

本词是一首充满感伤情味的惜春之作。主理的成份较香。上片说春归本糗 然之现,不值提愁。且春归春又回,并不老,人空愁而已,下片则以旷达情怀劝友人,与友人同饮而送春。表面容豁达,内心更加感伤。这首词借“惜春”之情抒发心中的感受,将人生哲理融于抒情之中,通篇弥散着无奈和失落的情愫。表面故作旷达,实则愁情深沉。上片惜春,“占春长久,不如垂柳,二句,寓有富贵不长保、贫贱能长久的生哲理,而后意韵陡转,点明“春愁”无非是“人愁”而已;下片继续融说理于抒情,“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三句,概括出了这首词的主题,世间功名富贵都是极其短暂的,来去匆匆,更何况人终有归老的时候,就像美好的春光说要总要过去一样。全词以叹自然“春归”为实,而归结到人生之“春归”的无奈,意韵丰厚,余味无穷。写春归能够如此洒脱,颇有些苏东坡的旷逸之气,也足见作者襟怀的豁达。  

*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译文]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出自] 北宋 晁补之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