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造句

“互文”的解释

互文[hù wén]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互文”造句 第1组

1、 散文与漂泊之间,按时髦说法,有一种互文关系:散文是在文字中的漂泊,而漂泊是地理与社会意义上的书写。北岛 

2、 互文指涉的识别和转换是互文译论的核心问题,而互文指涉的识别又是其转换的前提,但是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 互文性是文学与文学自身的对话关系,它在朱氏姐妹的作品中是一个普遍现象。

4、 在互文性理论中,它们仿拟的零度原词即是底文,而它们自己则是偏离了的超文。

5、 同时,“互文性”是“文本”概念的属性,是马拉美、洛特雷阿蒙等人创造的“诗性语言”的内在特征。

6、 《桌子》与《我们——献给我亲爱的刑警队友》便形成互文

7、 同步性,互文性,在场性,是深圳城市文学的突出特点。

8、 诗歌与现实形成了互文性的密切关系,所以真实情感就在心间沉淀了下来。

9、 而“六神磊磊”的时事评论,则总是与金庸小说形成互文性关系。

10、 想必你们也看出来了,侠客岛此文标题用的是“互文”。

用“互文”造句 第2组

11、 因此,在书中,看到的同质性、互文性和重复性的东西更多,对抗性、差异性和审视性的东西少,大家更多是在相互阅读中而得到自我认同和相互抚慰。

12、 著名的诗评家沈德潜认为"诗中互文",即词句可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这种解释很有见地,但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表层意思。

13、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14、 平淡如水,又在今与昔的互文关系中暗流激荡。

15、 诗剧场用诗歌想象与剧场视觉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互文

16、 对这些文本网链的描述与分析,从一个方面揭示出钱锺书的文学批评与西方互文性理论的对话关系。

17、 1920年代,依附于报刊存在的连载小说呈现出和报刊新闻互文的倾向。

18、 时间,空间,等级,财产,教育等固有的社会坐标全部在这里被打碎与互换,产生了种复杂的互文性关系.

19、 即日起,本报连载杨先生的妹妹杨苡、杨苡之女赵蘅的纪念文章,母女的文字交相呼应,或有精彩互文,愿一代学人的精神风采得共鸣于当下。

20、 古诗文中,上下两句或者是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互相呼应、阐发、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这种修辞方法叫互文,在古诗文中是常见的。

用“互文”造句 第3组

21、 而明代诗人把香味和碧玉的声音放在一起,“香垆沉缥缈,翠帐落玲珑”,诗句显然是运用了一种互文的修辞。

22、 北、上、广的年轻白领对心灵鸡汤并不陌生,但他们更乐意传播的是披着鸡汤的外衣,实际上挖苦鸡汤的幼稚性的互文性段子。

23、 在结构上,这部小说采用民间艺人演唱与正文叙述结合的互文方式,汹涌澎湃,充满力度。

24、 另外,前句的“自由”与后句的“不自由”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引发考生思考前后分句之间还具有怎样的逻辑内涵。

* 在线查询互文造句,用互文造句,用互文组词造句,包含互文的句子。

关于互文的诗句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