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汛造句

“伏汛”的解释

伏汛[fú xùn] 伏汛 又称“大汛”。夏季三伏前后,因流域内下降暴雨或雷雨,而使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持续较久的现象。多发生在黄河流域、华北、东北等地区,长江流域或长江上游偶有发生。
用“伏汛”造句 第1组

1、1884年,黄河在“北小街子”决口,汛别为伏汛,决口一处。

2、黄河凌汛防守难度较大,历史上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3、历史上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4、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称为“伏汛”。

5、“时犹在伏汛,大波却而复上,城益损坏,方事之急。

6、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7、山东河段素有桃汛、伏汛、秋汛、凌汛“四汛”之说,其中伏秋大汛和凌汛威胁最大。

8、此外,入伏以后,雨水集中,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

9、而随着雨带北去,会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造成一次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称为“伏汛”。

10、“哪有时间?一年当中五月份之前要做防汛准备;六月到十月是伏汛、秋汛期;十一月份又要开始防凌汛了;到了来年的二月,桃花汛又来了。

用“伏汛”造句 第2组

11、由于在这节气里正值初伏(今年的初伏是7月10日),一般入伏后,会有暴雨形成洪水,又称为“伏汛”。

12、黄河防洪必须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间作出果断而科学的抉择,因为我们离下一次更为迅猛的秋汛、伏汛,还有凌汛,时间也许并不长。

13、其凌汛决口,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人力不可抗拒,因而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14、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

* 在线查询伏汛造句,用伏汛造句,用伏汛组词造句,包含伏汛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