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会造句

“小刀会”的解释

小刀会[xiǎo dāo huì] 小刀会 (清代民间秘密组织)小刀会,是中国清朝的一个民间秘密组织,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天地会支派。乾隆年间创立于福建。1850年(道光三十年)闽籍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会员以小刀为标记,故名。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水手、搬运工、城市游民,间有工商业主加入。承袭“反清复明”口号。1853年(咸丰三年)其首领刘丽川、黄威分别在上海、福建率众起义,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汇成反清浪潮。 最早记载见于乾隆七年(1742年)。主要在江苏、安徽、福建、台湾等地活动。最初成立是一些平民自备小刀,以求互保,与反清复明无关。例如1783年,发生于台湾的林贵民变即与小刀会有关。道光三十年(1850年),陈庆真在厦门成立作为天地会的一个分支的小刀会,后传入上海等地。成员包括游民、农民、工人及商人。 另有同名民族舞剧(中国民族舞剧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粤剧剧目、连环画、音乐唱片等。
用“小刀会”造句 第1组

1、反复插拔带刀夹的小刀会加重袋口位的磨损,而额外的加强层有助于提高抗磨损性。

2、传统秘密结社天地会支派随移民进入沪地,成为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关键性因素。

3、其次,太平军没能冲破江南大营与小刀会会合,小刀会孤军作战.

4、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刘丽川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

5、原来,他们是闽南小刀会起义英雄黄志信的后人,想“寻根”,重温先辈当年的辉煌事迹。

6、1853年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义军当天就占领和控制了上海县城,当时江海关里存有200万两尚未解运的白银,遂遭义军攻打,关银被劫,建筑被毁。

7、清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指挥部设帐于此。

8、清朝小刀会起义期间,新北门处被洋人火炮轰开,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缺口被堵上。

9、这里又是清末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

10、1853年,上海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情,就是小刀会起义,改变了上海的格局。

用“小刀会”造句 第2组

11、小刀会起义、两次四明公所事件,都与同乡组织的作用有关。

12、1853年小刀会起义期间,其办公场所被毁,1860年前后,在外马路近白渡路口343号重建,1922年由外籍建筑师改建为三层西式花园洋房。

13、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和上海小刀会起义,切断了武夷山运往广州的旧茶路及运往上海的新茶路,福州成为武夷茶区唯一能保持出口路线畅通的口岸。

14、提醒你一点,嘉庆时的小刀会起义和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农民起义。

15、远的如小刀会、泥城之战、齐鲁战争以及北伐军开到上海跟奉军交战,近的“一二八”。

16、第二观点认为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

17、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18、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战乱使大批难民进入上海租界区,致使租界区地价飞涨,为驻沪洋人掠夺中国财富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19、1853年小刀会起义爆发后租界由“华洋分居”变为“华洋杂居”,洋泾浜沿岸成为华洋休闲区。

20、旅沪广东人也经历过两次急剧减少的时期,一次是1860年代,小刀会起义失败。

用“小刀会”造句 第3组

21、因为有钦差叶昭*理关务,许乃钊乐得清闲,这本就不是什么好差事,能不沾就不沾,是以他虽为抚院,却借口剿除小刀会余党做了甩手掌柜。

22、静思园还有一批古建筑来自上海,“弘雅堂”、“拜石轩”曾为“小刀会”活动正堂,还有道光年间的“揭普丰会馆”等。

23、王琛发说,早期的会党全部出自洪门天地会,其中义兴比较出名,曾多次回国组织起义,其中就包括1853年9月的上海小刀会起义。

24、而美英等列强亦想借太平天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打击及上海的小刀会起义给清政府带来的困难逼地方官就范,以确立它们期望的条约体制。

* 在线查询小刀会造句,用小刀会造句,用小刀会组词造句,包含小刀会的句子。
小刀会

关于小刀会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