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手工业造句

“工场手工业”的解释

工场手工业[gōng chǎng shǒu gōng yè] 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工场手工业”一词译自马克思所称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译为“工厂手工业”,1945年商务版《德华大词典》同。 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译《资本论》作“手工制造业”。后马列著作编译局译作“工场手工业”。本文中,“工场手工业”指其经济性质,具体组织依习惯,如绸厂、布厂、磨坊、油坊、机房、铁作、木器作等;类称用“手工厂”。
用“工场手工业”造句 第1组

1、这种生产的经营形式已经具有分散的工场手工业的属性。

2、现代大工业化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3、全文分三部分阐释: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协作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划分,实际上是有机系统整体和混成系统整体的分类。

4、首先,工场手工业转变为大工业。

5、到中古晚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物质刺激和文艺复兴的精神滋养,中古城市契约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嬗变。

6、与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生产组织形式一样,网络化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鲜明的特征。

* 在线查询工场手工业造句,用工场手工业造句,用工场手工业组词造句,包含工场手工业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