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造句

“法律行为”的解释

法律行为[fǎ lǜ xíng wéi]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成立要件:(1)必须是外部表现出来的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是人们的心理活动;(2)必须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胁下的行为都不能成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具有多样性。有单方的(如遗嘱)、双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团),有有偿的(如购销)和无偿的(如赠与)等形式。根据法律行为的性质可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用“法律行为”造句 第1组

1、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2、玩忽法律行为的危害有多种形式.

3、把要约定性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4、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5、施工索赔是承发包双方发生的一种法律行为.

6、在民法领域,除法律行为外,事实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事实,但学界给予的关注较少。

7、条件系当事人对法律行为的附款,它可分为效力附条件和义务附条件。

8、违反强行法的法律行为无效是各国的共同规则,可称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

9、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承认非依法律行为变动的不动产物权无需登记即可发生效力.

10、营销同教育和法律行为有何区别?

用“法律行为”造句 第2组

1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2、法律行为制度理论是传统民法学理论中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

13、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作为民法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构成要件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鸣。

14、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15、洪道德表示,报批捕是第一个法律行为,而制作起诉意见书,应是第二个法律行为。

16、公文是公务机构依法履行职能的一种重要工具,公文处理本身就是一种有特定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17、但是,如果意思表示相对方并无不当迟延地表示了拒绝,则管理人作为本人代理人所为的单方法律行为无效。

* 在线查询法律行为造句,用法律行为造句,用法律行为组词造句,包含法律行为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