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论造句

“符号论”的解释

符号论[fú hào lùn] 符号论 符号论亦称“象形文字论”。唯心主义流派之一。以19世纪德国自然科学家赫尔姆霍茨为主要代表。这一流派认为,人的感觉、映象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是一些同客观实在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记号、符号或象形文字。赫尔姆霍茨说:“我曾把感觉叫做外部现象的符号,并且我否认感觉和它们所代表的物之间有任何的相似之处。”俄国的普列汉诺夫也曾说:“我们的感觉是把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的象形文字。”符号论者把感觉、映象只看作是物的符号,而与物毫无相似的地方,否定感觉、映象的客观物质基础,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不可知论,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坑。与此相反,唯物主义反映论把感觉、印象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映象和模写,虽然和被反映、被模写的东西不能完全符合,但毕竟是客观实在的,是以客观实在性为前提的。列宁指出:“承认理论是模写,是客观实在的近似的复写,这就是唯物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71页)
用“符号论”造句 第1组

1、 在最后的结语中,对朗格符号论艺术哲学价值和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辩证地评价。

2、 符号论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符号学理论也成了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学科领域核心的理论之一。

3、 整个机制以符号论为方法论,以语义学和生物学为理论基础,鲜明地体现出朗格理论的特性。

4、 德国学者卡西尔的符号论美学理论,作为其独特的符号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西方美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 符号论是可以被应用于大众传媒的一切研究:词汇,图像,交通标志,花卉,音乐,医学甚至更多。

6、 符号论研究这种诸如符号传播和规则支配其自身的运用。

7、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朗格的符号论思想。

8、 朗格的艺术符号美学思想有两个主要理论来源,一是怀特海的逻辑符号论,二是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论。

9、 最后引入美国学者拉普卜特的论作,对建筑作品的“立意”,以及“象征论”、“符号论”作出反思。

* 在线查询符号论造句,用符号论造句,用符号论组词造句,包含符号论的句子。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