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造句

“词性”的解释

词性[cí xìng] 词性 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 词类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 从组合和聚合关系来说,一个词类是指:在一个语言中,众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范畴。词类是最普遍的语法的聚合。词类划分具有层次性。如汉语中,词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实词中又包括体词、谓词等,体词中又可以分出名词和代词等。
用“词性”造句 第1组

1、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2、 关于"所"字结构中的"所"字的词性,也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

3、 影响各类有谓词性补足成分的句子句法结构格式化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边界律。

4、 英语构词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辨认单词的词形、词性和理解词意,并迅速扩大词汇量,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

5、 副词,后置词几乎完全都有名词性的,形容词性的或动词性的起源.

6、 非名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充当施事。

7、 帕里司特洛伊王子,因诱走海伦而引发了特洛伊战争词性变化。

8、 重点强调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互译中词性转换的重要性,列举了多种词性转换的句子.

9、 量词“组”和“套”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

10、 有了这些,就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数据库查询,以获取词性并比较问题和答案,如清单5所示。

用“词性”造句 第2组

11、 句子中心是谓词,题元在句子中由名词性成分充任。

12、 下面的复合句中分别包含什么类型的名词性从句?

13、 教材词汇的构成上看,则各大词性比例符合现代汉语的现状,不同词长词汇合理分布。

14、 这些都可以说是日语助词、助动词所具有的非词性

15、 有学者提出可以用区别词来鉴别动名兼类词的词性,本文主要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16、 进入同位结构的同位成分只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同位成分在句中是同一概念,可以转化为判断句。

17、 本文分析了大规模汉语语料库兼类词词性标注序列之后,提出了汉语语料库词性标注一致性检查和自动校对的方法。

18、 第四,正确使用翻译技巧,如增词、减词、词性转换、句子结构的转换等等。

19、 书中网罗动词、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片语等各类词性字汇,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语言架构,现学现用。

20、 并且,针对词性标注容易引起语义缺失的问题,提出了以语义标注作为医案信息抽取规则的方案。

用“词性”造句 第3组

21、 第二章参考以往对副词性依存名词的语义特点的研究资料及对连接语尾的研究成果,对副词性依存名词句法结构的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

22、 主语和名词性述语之间必须用连系动词连接,连系动词也称为系动词.

23、 相较于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频率极低。

24、 面对同样的困惑,面对同样的新的开始的一段可能的随波逐流,真希望自己能够用褒义的词性去慢慢阐释。

25、 我们在继承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汉语出发对汉俄语名词性短语进行对比研究。

26、 若卜辞辞意难以推知,可以暂从语法学等角度对卜辞中的某些疑难字作词性上的定位。

27、 述宾式复合名词,指的是在内部构造上是述宾式,而在整体功能上是名词性的一类复合词。

28、 朝鲜语和日语在借用中国的汉语词汇时因受其固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倾向性,它分别体现在词目、词性、词类、口语化程度等方面。

29、 以上环节主要呈现名词性物主代词,板书时用彩色粉笔突出让学生注意到这组词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相似和区别。

30、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日语祈使句中动词性谓语的语气,即句末祈使语气。

用“词性”造句 第4组

31、 介词补足语一般由名词性结构组成.

32、 动词类义的抽象原则与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其他词性词的类义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33、 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总结。

34、 经过详细分析对比,我们得出:句首名词性词语在句法位置上占优势,有一定的话题性。

35、 最后说明了体词性定语的表达作用.

36、 自然语言句子可以变换为词性标记串或句型。

37、 其构词能力非常强,不断地被用来创造新词或临时性造词,而且其构成的新词多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四字短语。

38、 旁指代词按照占据句法位置的情况,可以分成体词性的和加词性的两类.

39、 每个词都会被归为八类中的一类,这里我们要讲的就是英语中八类最常见的词性

40、 而有关蒙古文自动词性标注方面的研究还欠缺。

用“词性”造句 第5组

41、 其次回顾词根与词缀之间的研究情况,就目前来讲,多数汉语言学者都以名词性词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词根是其它词性的情况只限于一般的顺便提及.

42、 另外,还包括各种具体翻译方法,诸如纯音译、音译意译结合法、缩减法、增加法、词性转换法、结构转换法和归化法。

43、 引起名词性从句的词和短语及其它们的区别;并涉笔几个应引起十分注意的问题。

44、 词性转化指的是单词从一个词类转到另一个词类而不发生词形变化。

45、 演讲者改变了每一句中的词性.

46、 大概真的是在国外呆久了,忘记伟大汉语的多义词性和双关歧义之类的用法。

47、 相关词语准确对应,包括位置、词性、词类语句中的作用等等都需要协调一致,包括连接词的承转关系都要恰当且符合逻辑。

48、 一致关系,连接手段,平行结构,非谓形式,冗言整语,冠词应用,名词数与格,词语搭配,词性分辨,行文逻辑等。

49、 此外,更针对这些单词进行整理与分类,每个单词皆有“词性”、“英英解释”、“字源分析”、“例句”、“同义字”与“反义字”,学习更深入踏实。

50、 同时,考试并不会只限于原词进行考查,并且会出现这些词汇的衍生词、同根词,因而考试需要同时积累一些词性变形规律和词根词缀,以便灵活识别。

* 在线查询词性造句,用词性造句,用词性组词造句,包含词性的句子。
词性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