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固造句

“险固”的解释

险固[xiǎn gù] 险固 xiǎn gù 险固(险固) 险阻坚固。 《吕氏春秋·长利》:“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曷逻闍国》:“国大都城周十馀里,极险固,多山阜。”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加以革军险固之炮垒则绵亘於前,完全之工事则施设於后,守之甚易,攻之极难。”
用“险固”造句 第1组

1、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被迫据险固守,直到终战。

2、荆州刺史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交通要道,据险固守。

3、敌人又自以为江防设施严密,可以据险固守。

4、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

5、孙策见笮融负险固守,一时难以攻克,便引兵南向,先在梅陵击败刘繇的别部,接着转兵攻克湖孰、江乘等地。

6、邾城,地处长江北岸,深沟壁垒,城池险固,是东晋朝廷建立在北方的一个桥头堡。

7、次早,敌向我阵地猛攻,我连阵地长约500公尺,据险固守,待掩护任务完成后撤退。

8、山河险固,兵甲冠绝一时,还有大将庞涓,魏国必将称雄中原。

9、当时,尽管唐新联军已从三面包围了周留城,但百济只要能确保周留至白江一线安全畅通,就能得到倭寇从海上的支援,从而据险固守。

10、自古以来,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不仅没有大山,就连丘阜也很难见到,不像长安、洛阳、北京等都有天然屏障,四塞险固而利于守。

用“险固”造句 第2组

11、当天,两路日伪军在日军的带领下汇合,后占领了周家岗后开始往复尖集方向运动,遭到新四军四支队的伏击后龟缩与山根槽,据险固守。

12、当天上午两股敌人合并后占领了我周家岗后开始向复尖集方向运动,遭我军伏击后龟缩于山根遭,于西河家等山庄据险固守。

13、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14、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

15、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

16、八月初二,清军又出击,“见噶尔丹兵旋奔高山顶,向清军发枪弹,誓死据险固守”。

17、坚守咽喉要道的分队,阻击敌人的进攻,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直到弹药打光,仍在据险固守,最后用刺刀、枪托、石头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18、这个时间差就是中介的命脉所在,也就是寅支卯粮,用7个锅盖盖10个锅,这样的风险固然大,但是在庞大的现金流看来,一切都稳如泰山。

19、老夫观雍凉山川图,发现自唐宋起,山川险阻,古代两京关隘险固

* 在线查询险固造句,用险固造句,用险固组词造句,包含险固的句子。
险固

关于险固的诗句

关于险固的成语

其它词语造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