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量造句
“风量”的解释
1、通过实验证明,解耦器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变风量系统中温、湿度控制问题,达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2、当通风柜排风量降至预设的最低排风量之下时,需产生声光报警。
3、介绍了变风量系统的计算基础、节能效果,以一办公楼为例,详细介绍了变风量系统的系统设置、新风量确定、气流组织、控制方。
4、末端装置是变风量系统的关键设备,通过它来调节送风量,补偿变化的室内负荷,维持室温。
5、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对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风量等阶跃变化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有效预测。
6、论文首先建立了变风量系统的多变量控制模型,奠定比较完整的数学分析基础。
7、空气幕装置的喷口送风量是一个与很多因素有关的变量,计算方法较多且计算结果相差也较大。
8、变风量系统具有节能、舒适等诸多优点,因而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应用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9、介绍了洁净手术部的系统设置、冷热负荷计算、风量和压力的控制手段,提供了必要的相关设计参数。
10、该大厦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供给的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
11、电站锅炉的通风量,主要用风道型文丘里、机翼、笛型管及双文丘里进行测量。
12、基本装置:气锁的回转阀,低压大风量机。
13、通过对室外空气焓值的判断,在过渡季节增大新风量,充分利用新风的冷却能力。
14、若新风量不足系统总风量百分之十时,则应加大到百分之十。
15、强劲的冷冻系统,高转速的风量再循环系统.
16、根据房间用途、面积、内部人员数量确定合适新风量,按表3.1进行选择。
17、金属合金风轮与高质防热电机配合使用实现了大风量,超静音。
18、对变风量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特点、适用场合均作了详细地阐述。
19、叶轮采用铸造工艺,具有低功率、大风量、高耐磨等特点。
20、该型热风幕在具有大风量特性的同时,还同时具有体积小、低噪声及调速特性,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1、采用局部小风量通风,针对性强,降温、降水速度快,能有效防止粮堆再次发热。
22、通过实验测定了B型和C型两种止回阀的自身阻力系数和系统气流合流阻力系数,并对两种止回阀所对应的系统排风量进行了实测。
23、目前轴流式通风机在煤矿是普遍的主通风设备,文章阐述了变频器在轴流式风机中的应用,以解决主扇调整风量和节能降耗的问题。
24、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构成一个曝气池鼓风量自动监测系统。
25、该会展中心属于特大型公共建筑,介绍了诱导风系统、大温差换热技术、变风量系统等的运用。
26、从散流器、末端装置以及系统控制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变风量系统在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研究的进展。
27、本文通过对某地下商场空气品质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得出该商场存在着温度过高、新风量不足等问题。
28、结合本清选机的清选方式,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影响酒花分选质量的主要参数:如风机的风量、输送带倾角以及带速的大小等。
29、过渡季节时新风具有冷却能力,此时增大新风量有利于消除房间热源的散热量。
30、大功率双运风电机,保证足够的循环风量.
31、吸风烫台,风机功率370W,结构设计合理,吸风量大,噪音低,熨烫衣物实用方便。
32、它的风量范围比一般离子风枪更宽。
33、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空气品质的需求控制新风量的控制策略。
34、依据工程设计实例,对厨房中不同功能区送排风量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介绍现代厨房设备对通风的要求。
35、汽车空调箱结构设计,运动机构,风门,换热器布局,风量分配等.
36、计算分析了办公楼内区空调负荷,研究了内区变风量空调系统最小送风量和新风量的变化情况,给出了最小送风量的控制数值。
37、通过实例说明了这种降温方式最小进排风量的计算方法。介绍了目前工程中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38、提出了变风量系统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定义,阐述了其在全空气系统族谱中的地位,系统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范围,简要描述了两个工程实例。
39、采用示踪气体法时塑钢窗冷风渗透量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塑钢窗单位长度渗风量的范围。
40、风力灭火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出口全压与风量。
41、在合理布置的情况下,双文丘利和机翼这两种测风装置都可以满足锅炉机组对风量测量的控制要求。
42、莱钢轧钢厂初轧车间均热炉烧钢供风系统,原设计风机不能调速,在烧钢的均热及装、出炉阶段,有大量的热风放掉,并有部分的过剩风量进入均热炉坑。
43、通过试验得到了醋酸浓度、鼓风量、铜屑量及液空速等条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流程和反应条件,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
44、ZK系列组合式空调机组,BFP系列变风量机组、新风机组。
45、本文对方形散流器是否可用于变风量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46、由于普通风机在工作时的风量、风压一般是恒定的.
47、浙江沿海某电厂机组在投运后,发现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调节系统不能正常投运。
48、本文对双向恒温换气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风量、风压及热效率等特性进行了综合测试。
49、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有关的数学模型,为变风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50、热源厂房通风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能量利用系数来衡量,也可以采用有效风量率和有效空间的速度不均匀性系数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