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東家的读音 不識東家的意思

【解释】指不识近邻是圣贤。【出处】“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示例】荀济人非许、郭,~,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 shí
  • dōng
  • jiā

“不識東家”的读音

拼音读音
[bù shí dōng jiā]
汉字注音:
ㄅㄨˋ ㄕˊ ㄉㄨㄥ ㄐㄧㄚ
简繁字形:
不识东家
是否常用:

“不識東家”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后以“不识东家”谓不识近邻是圣贤。

网络解释

【解释】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出处】“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

【示例】荀济人非许、郭,~,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不識東家”的单字解释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掌。8.同“”。相愛憐。9.同“”。草名。
】: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不識東家”的相关词语

* 不識東家的读音是:bù shí dōng jiā,不識東家的意思:【解释】指不识近邻是圣贤。【出处】“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示例】荀济人非许、郭,~,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