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起倒的读音 不識起倒的意思

【解释】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出处】《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您还不识起倒?去了罢!”【示例】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的头痛。 ◎茅盾《子夜》十【近义词】不识时务【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shí
  • dǎo

“不識起倒”的读音

拼音读音
[bù shí qǐ dǎo]
汉字注音:
ㄅㄨˋ ㄕˊ ㄑㄧˇ ㄉㄠˇ
简繁字形:
不识起倒
是否常用:

“不識起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辞典解释

不识起倒  bù shì qǐ dǎo  ㄅㄨˋ ㄕˋ ㄑㄧˇ ㄉㄠˇ  

不明形势、不识时务。《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也作「不识局面」。

网络解释

【解释】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出处】《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您还不识起倒?去了罢!”

【示例】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的头痛。 ◎茅盾《子夜》十

【近义词】不识时务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不識起倒”的单字解释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shí]1.知道;瞭解。2.認識;識別。3.賞識。4.知識;見解。5.思想意識。6.知覺。7.相識的朋友;知交。8.同“”。剛才。[zhì]1.旗幟。後作“幟”。2.標志;記號。3.做記號,加標記。4.記住。5.記載。6.特指古代鐘鼎上凸出的文字。7.同“”。職掌。8.同“”。相愛憐。9.同“”。草名。
】: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不識起倒”的相关词语

* 不識起倒的读音是:bù shí qǐ dǎo,不識起倒的意思:【解释】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出处】《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您还不识起倒?去了罢!”【示例】费小胡子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的曾老二一定把吴荪甫缠的头痛。 ◎茅盾《子夜》十【近义词】不识时务【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