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日而食的读音 並日而食的意思

【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示例】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近义词】食不果腹【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是非贫穷
  • bìng
  • ér
  • shí

“並日而食”的读音

拼音读音
[bìng rì ér shí]
汉字注音:
简繁字形:
并日而食
是否常用:

“並日而食”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并日而食 bìngrì’érshí

[be very poor] 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形容生活窘困之极

辞典解释

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ㄅㄧㄥˋ ㄖˋ ㄦˊ ㄕˊ  

两天只吃一天的食物。比喻贫穷食不能饱。
《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形容公务繁忙,无暇饮食。
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

网络解释

【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示例】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近义词】食不果腹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是非贫穷

“並日而食”的单字解释

】:同“”。
】: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並日而食”的相关词语

* 並日而食的读音是:bìng rì ér shí,並日而食的意思:【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示例】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近义词】食不果腹【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是非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