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龍的读音 五爪金龍的意思

五爪金龙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的一种)五爪金龙(学名:Ipomoea cairica (L.) Sweet)是管状花目、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体无毛,茎细长,有细棱,叶片掌状,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萼片边缘干膜质,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子房无毛,花柱纤细,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边缘被褐色柔毛。 该种原产于非洲(博茨瓦纳,佛得角,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和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巴基斯坦,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中国南部,斯里兰卡,台湾,泰国,越南和也门),这些地区通常靠近海滩或水流沿岸。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生于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边灌丛,生长于向阳处。 该种通常作观赏植物栽培。块根供药用,外敷热毒疮,有清热解毒之效。广西用叶治痈疮,果治跌打。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zhǎo
  • jīn
  • lóng

“五爪金龍”的读音

拼音读音
[wǔ zhǎo jīn lóng]
汉字注音:
ㄨˇ ㄓㄠˇ ㄐㄧㄣ ㄌㄨㄥˊ
简繁字形:
五爪金龙
是否常用:

“五爪金龍”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相传五代·后汉·刘知远年轻落难时,曾躲在马鸣王庙供桌下,伸手偷吃福鸡。适逢李员外前来烧香,只见满殿红光,神帐里现出五爪金龙,将福鸡抓了去。见明人改本《白兔记•祭赛》。别称“牵牛花”、“假薯藤”。多年生缠绕藤本。花淡紫色,秋季开放。原产北非,我国南方常栽培庭园中。叶、果可供药用。

网络解释

五爪金龙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的一种)

五爪金龙(学名:Ipomoea cairica (L.) Sweet)是管状花目、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体无毛,茎细长,有细棱,叶片掌状,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萼片边缘干膜质,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子房无毛,花柱纤细,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边缘被褐色柔毛。
该种原产于非洲(博茨瓦纳,佛得角,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和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巴基斯坦,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中国南部,斯里兰卡,台湾,泰国,越南和也门),这些地区通常靠近海滩或水流沿岸。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生于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边灌丛,生长于向阳处。
该种通常作观赏植物栽培。块根供药用,外敷热毒疮,有清热解毒之效。广西用叶治痈疮,果治跌打。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五爪金龍”的单字解释

】: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zhǎo]鸟兽的脚或趾甲:鹰爪。虎爪。张牙舞爪。[zhuǎ]1.爪子,动物带尖甲的脚:鸡爪子。猫爪子。2.爪儿,器物下端像爪的部分:这个锅有三个爪儿。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五爪金龍”的相关词语

* 五爪金龍的读音是:wǔ zhǎo jīn lóng,五爪金龍的意思:五爪金龙 (旋花科番薯属植物的一种)五爪金龙(学名:Ipomoea cairica (L.) Sweet)是管状花目、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体无毛,茎细长,有细棱,叶片掌状,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萼片边缘干膜质,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子房无毛,花柱纤细,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边缘被褐色柔毛。 该种原产于非洲(博茨瓦纳,佛得角,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南非,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和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日本,约旦,巴基斯坦,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中国南部,斯里兰卡,台湾,泰国,越南和也门),这些地区通常靠近海滩或水流沿岸。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生于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边灌丛,生长于向阳处。 该种通常作观赏植物栽培。块根供药用,外敷热毒疮,有清热解毒之效。广西用叶治痈疮,果治跌打。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