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頓瓶的读音 來頓瓶的意思
辞典解释来顿瓶 lái dùn píng 一种原始的蓄电器。由英语leyden jar翻译得名。源于荷兰物理学家穆申布鲁克(Pie-ettervan Musschenbroek)于西元一七四六年在来顿大学研究发现,故称为「来电瓶」。构造是在一只玻璃瓶内外各贴锡箔,约瓶高的八分之五,再用一支金属棒自瓶栓插入,上端是个金属球,下端附金属链,链和内面锡箔相接触,如发生阳电的器物和金属球相连结,瓶内锡箔上就容蓄了阳电,可以试验证明容电量与放电的作用。也译作「来登瓶」、「来丁瓶」。
- 來
- 頓
- 瓶
“來頓瓶”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lái dùn píng]
- 汉字注音:
- ㄌㄞˊ ㄉㄨㄣˋ ㄆㄧㄥˊ
- 简繁字形:
- 来顿瓶
- 是否常用:
- 否
“來頓瓶”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来顿瓶 lái dùn píng ㄌㄞˊ ㄉㄨㄣˋ ㄆㄧㄥˊ 一种原始的蓄电器。由英语leyden jar翻译得名。源于荷兰物理学家穆申布鲁克(Pie-ettervan Musschenbroek)于西元一七四六年在来顿大学研究发现,故称为「来电瓶」。构造是在一只玻璃瓶内外各贴锡箔,约瓶高的八分之五,再用一支金属棒自瓶栓插入,上端是个金属球,下端附金属链,链和内面锡箔相接触,如发生阳电的器物和金属球相连结,瓶内锡箔上就容蓄了阳电,可以试验证明容电量与放电的作用。也译作「来登瓶」、「来丁瓶」。
网络解释
“來頓瓶”的单字解释
【來】:同“来”。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瓶】:瓶子;瓶儿:油瓶。药瓶儿。
“來頓瓶”的相关词语
* 來頓瓶的读音是:lái dùn píng,來頓瓶的意思:辞典解释来顿瓶 lái dùn píng 一种原始的蓄电器。由英语leyden jar翻译得名。源于荷兰物理学家穆申布鲁克(Pie-ettervan Musschenbroek)于西元一七四六年在来顿大学研究发现,故称为「来电瓶」。构造是在一只玻璃瓶内外各贴锡箔,约瓶高的八分之五,再用一支金属棒自瓶栓插入,上端是个金属球,下端附金属链,链和内面锡箔相接触,如发生阳电的器物和金属球相连结,瓶内锡箔上就容蓄了阳电,可以试验证明容电量与放电的作用。也译作「来登瓶」、「来丁瓶」。
辞典解释
来顿瓶 lái dùn píng ㄌㄞˊ ㄉㄨㄣˋ ㄆㄧㄥˊ一种原始的蓄电器。由英语leyden jar翻译得名。源于荷兰物理学家穆申布鲁克(Pie-ettervan Musschenbroek)于西元一七四六年在来顿大学研究发现,故称为「来电瓶」。构造是在一只玻璃瓶内外各贴锡箔,约瓶高的八分之五,再用一支金属棒自瓶栓插入,上端是个金属球,下端附金属链,链和内面锡箔相接触,如发生阳电的器物和金属球相连结,瓶内锡箔上就容蓄了阳电,可以试验证明容电量与放电的作用。也译作「来登瓶」、「来丁瓶」。
【來】:同“来”。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瓶】:瓶子;瓶儿:油瓶。药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