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諸侯的读音 八百諸侯的意思

八百诸侯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当时,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东至河洛,并且占有长江、汉水、汝河流域广大地区,取得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兴建都邑,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准备,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洛阳北)。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向黄河对岸进攻,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通过这次演练,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而引兵暂退。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
  • bǎi
  • zhū
  • hóu

“八百諸侯”的读音

拼音读音
[bā bǎi zhū hóu]
汉字注音:
ㄅㄚ ㄅㄞˇ ㄓㄨ ㄏㄡˊ
简繁字形:
八百诸侯
是否常用:

“八百諸侯”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网络解释

八百诸侯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当时,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东至河洛,并且占有长江、汉水、汝河流域广大地区,取得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兴建都邑,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准备,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洛阳北)。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向黄河对岸进攻,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通过这次演练,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而引兵暂退。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

“八百諸侯”的单字解释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hòu]闽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hóu]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2.泛指达官贵人:侯门似海。3.姓。

“八百諸侯”的相关词语

* 八百諸侯的读音是:bā bǎi zhū hóu,八百諸侯的意思:八百诸侯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当时,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东至河洛,并且占有长江、汉水、汝河流域广大地区,取得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兴建都邑,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准备,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洛阳北)。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向黄河对岸进攻,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通过这次演练,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而引兵暂退。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