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制度的读音 典章制度的意思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 《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不少典制方面的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等。可见,历代先人们是十分重视政权制度建设的,并留下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为规范和操作方式。
  • diǎn
  • zhāng
  • zhì

“典章制度”的读音

拼音读音
[diǎn zhāng zhì dù]
汉字注音:
ㄉㄧㄢˇ ㄓㄤ ㄓˋ ㄉㄨ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典章制度”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典章制度 diǎnzhāng zhìdù

[anci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古代的法令规范

辞典解释

典章制度  diǎn zhāng zhì dù   ㄉㄧㄢˇ ㄓㄤ ㄓˋ ㄉㄨˋ  

指一国的礼乐文物、法令制度。
如:「西周的典章制度已相当完备、进步。」

网络解释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
《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不少典制方面的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等。可见,历代先人们是十分重视政权制度建设的,并留下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为规范和操作方式。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的单字解释

】:1.标准;法则:典范。典章。2.典范性书籍:词典。引经据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礼: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试。典狱。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1.制造:制版。制革。制图。炼制。缝制。这块奖牌是用铜制成的。2.拟订;规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制。限制。管制。节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典章制度”的相关词语

“典章制度”造句

杜佑《通典》总结历代典章制度,开“政书”。

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体例,起源于“三礼”。

陶弘景博学多艺,善琴棋,工草隶行书,通晓历代典章制度,平生著作甚多,为医、道两家所推崇。

而辽金旧俗一度成为连接“礼”与“俗”的桥梁,祖述大金使满族在接受国家典章制度时有一种归属感,减少了推行典章制度的阻力。

在“小康”社会里,天下为家,战争不断,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与二十五史相为表里的纪载典章制度文献的史书,则有《通志》、《通典》、《文献通考》等通常称为“十通”。

本书分别介绍了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并评论它们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年谱、方志及典章制度

根据其子伍朝枢在《哀启》中的记载,伍廷芳“年三十三(1874年),以为欲救国危,非赴欧美精研法学,举吾国典章制度之不适者,改弦更张不可。

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卧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

* 典章制度的读音是:diǎn zhāng zhì dù,典章制度的意思: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 《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不少典制方面的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等。可见,历代先人们是十分重视政权制度建设的,并留下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为规范和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