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举的读音 制举的意思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 zhì

“制举”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ì jǔ]
汉字注音:
ㄓˋ ㄐㄩˇ
简繁字形:
制舉
是否常用:

“制举”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辞典解释

制举  zhì jǔ  ㄓˋ ㄐㄩˇ  

制定选举人才的方法。
《管子.宙合》:「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唐朝科举的一种,由天子亲试。
《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制举无常科,所以待 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

网络解释

“制举”的单字解释

】:1.制造:制版。制革。制图。炼制。缝制。这块奖牌是用铜制成的。2.拟订;规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制。限制。管制。节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制举”的相关词语

* 制举的读音是:zhì jǔ,制举的意思: 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