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卫的读音 十六卫的意思

十六卫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卫府制的建立,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这种卫既是府兵的基层组织──军府的领导机构,也是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
  • shí
  • liù
  • wèi

“十六卫”的读音

拼音读音
[shí liù wèi]
汉字注音:
ㄕˊ ㄌㄧㄨˋ ㄨㄟˋ
简繁字形:
十六衛
是否常用:

“十六卫”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唐代掌管皇宫宿卫的禁军的总称。名为: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金吾、监门、千牛,各分左右,共十六卫。

网络解释

十六卫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卫府制的建立,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这种卫既是府兵的基层组织──军府的领导机构,也是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

“十六卫”的单字解释

】: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十六卫”的相关词语

* 十六卫的读音是:shí liù wèi,十六卫的意思:十六卫 十六卫制度,是卫府制的高级阶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卫府制的建立,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这种卫既是府兵的基层组织──军府的领导机构,也是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