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驚石破的读音 天驚石破的意思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示例】小弟只记得那年畅闻高谕,所谈西周政治艺术,~,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 tiān
  • jīng
  • shí

“天驚石破”的读音

拼音读音
[tiān jīng shí pò]
汉字注音:
ㄊㄧㄢ ㄐㄧㄥ ㄕˊ ㄆㄛˋ
简繁字形:
天惊石破
是否常用:

“天驚石破”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

辞典解释

天惊石破  tiān jīng shí pò  ㄊㄧㄢ ㄐㄧㄥ ㄕˊ ㄆㄛˋ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意外,令人震惊。参见「石破天惊」条。
《孽海花.第一八回》:「小弟只记得那年畅闻高谕,所谈西国政治艺术,天惊石破,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英语 see 石破天驚|石破天惊[shi2 po4 tian1 jing1]

网络解释

【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示例】小弟只记得那年畅闻高谕,所谈西周政治艺术,~,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天驚石破”的单字解释

】: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同“”。
】:[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天驚石破”的相关词语

* 天驚石破的读音是:tiān jīng shí pò,天驚石破的意思:【解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示例】小弟只记得那年畅闻高谕,所谈西周政治艺术,~,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