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的读音 学政的意思

学政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人,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废。
  • xué
  • zhèng

“学政”的读音

拼音读音
[xué zhèng]
汉字注音:
ㄒㄩㄝˊ ㄓㄥˋ
简繁字形:
學政
是否常用:

“学政”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教育工作。 2.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辞典解释

学政  xué zhèng  ㄒㄩㄝˊ ㄓㄥˋ  

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
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

网络解释

学政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人,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废。

“学政”的单字解释

】:1.学习:学技术。勤工俭学。我跟着他学了许多知识。2.模仿:他学杜鹃叫,学得很像。3.学问:治学。才疏学浅。博学多能。4.指学科:数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5.学校:小学。大学。上学。6.姓。
】: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学政”的相关成语

“学政”的相关词语

“学政”造句

乔尔.D.巴坎,爱荷华州立大学政治科学院名誉教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非洲事务高级顾问。

近年来,在我国法学教学政策走向实践的同时,法学研究中却出现了更加注重纯理论的学术倾向。

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科技影响力。

巴坎,爱荷华州立大学政治科学院名誉教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非洲事务高级顾问。

顺治十三年,任提督浙东浙西地方的学政佥事.

陈学振,1950年生,原籍山东乐陵,河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毕业,山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社会调研处处长。

由于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留学政策内容也相应发生改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力度的加大,新课改对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日本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岩井说。

丹尼斯是威斯康辛州大学政治系的退休人员,他说现代历史原因可以说明这种强烈反应。

* 学政的读音是:xué zhèng,学政的意思:学政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设提学御史、提学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人,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其办事衙门称“提督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