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橈的读音 守正不橈的意思
【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 守
- 正
- 不
- 橈
“守正不橈”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hǒu zhèng bù ráo]
- 汉字注音:
- 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ㄖㄠˊ
- 简繁字形:
- 守正不桡
- 是否常用:
- 否
“守正不橈”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守正不挠"。
网络解释
【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守正不橈”的单字解释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橈】:[ráo]1.船槳。2.划槳。3.指小船。[náo]1.船槳。五代十國後蜀·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詞》:“畫舸停橈,槿花林外竹橫橋。”2.彎曲。《列子·湯問》:“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橈。”《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橈直就曲,斲方為刓。”3.曲解﹑歪曲。《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周陽由傳》:“所愛者,橈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4.冤屈。《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上已橈功臣。”5.擾亂。《易經·說卦》:“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6.削弱。《漢書·卷一·高帝紀》:“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守正不橈”的相关词语
* 守正不橈的读音是:shǒu zhèng bù ráo,守正不橈的意思:【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基本解释
见"守正不挠"。【解释】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橈】:[ráo]1.船槳。2.划槳。3.指小船。[náo]1.船槳。五代十國後蜀·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詞》:“畫舸停橈,槿花林外竹橫橋。”2.彎曲。《列子·湯問》:“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橈。”《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橈直就曲,斲方為刓。”3.曲解﹑歪曲。《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周陽由傳》:“所愛者,橈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4.冤屈。《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上已橈功臣。”5.擾亂。《易經·說卦》:“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6.削弱。《漢書·卷一·高帝紀》:“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