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的读音 官田的意思

官田 (汉语词语)1. 公田的一种。 《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经平议·周官一》:“牛人掌养国之公牛,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并曰:公犹官也。然则官田犹公田矣。先 郑 之说自不可易。” 2.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奸也。” 3. 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晋书·慕容皝载记》:“且 魏 晋 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明史·食货志一》:“ 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馀为民田。” 明 袁介 《检田吏》诗:“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土地占有关系,出现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种形式。”
  • guān
  • tián

“官田”的读音

拼音读音
[guān tián]
汉字注音:
ㄍㄨㄢ ㄊㄧㄢˊ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官田”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公田的一种。 2.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3.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辞典解释

官田  guān tián   ㄍㄨㄢ ㄊㄧㄢˊ  

公家所有的田地。
如:「古时官田通常由佃农耕种。」

英语 Kuantien township in Tainan county 台南縣|台南县[Tai2 nan2 xian4], Taiwan

法语 Kuantien (Tainan)​

网络解释

官田 (汉语词语)

1. 公田的一种。
《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经平议·周官一》:“牛人掌养国之公牛,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并曰:公犹官也。然则官田犹公田矣。先 郑 之说自不可易。”
2.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奸也。”
3. 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晋书·慕容皝载记》:“且 魏 晋 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明史·食货志一》:“ 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馀为民田。”
明 袁介 《检田吏》诗:“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土地占有关系,出现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种形式。”

“官田”的单字解释

】:1.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员。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厕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田。棉田。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田。盐田。3.同“佃(tián)”。4.同“”。

“官田”的相关词语

“官田”造句

不仅如此,还新见赐田地子、公廨地子等官田地子。

官田中,屯田最发达,分布广,延续时间长,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第四章探讨宋代“系官田产”中“亲邻关系”的变化,从产权关系与亲邻关系相互影响的角度立论。

迎观音、请水路,庙宇的阵头,一大早就从官田慈圣官出发,到龙湖岩请水。

官田鬻卖是在私田官田化和公用水面田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不是影响官田总量的决定性因素。

征婚网站百合网首席执行官田范江说,这类节目受欢迎很容易解释。

初五(881年1月8日),唐僖宗带随从宦官田令孜等仓皇逃奔四川成都,田令孜恐僖宗见责,独归咎卢携,贬卢携为太子宾客。

机务连二期士官田成功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士官研究生。

漳平*弯农民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官田乡分别与*弯的鹿谷乡、竹山镇结成友好乡镇,积极加强互动交流,成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示范基地。

他才迎到长孙杰马前,半跪叩首道:下官田协见过长孙将军,方才下官有眼无珠,不知将军前来,还出言亵du,望将军恕罪。

* 官田的读音是:guān tián,官田的意思:官田 (汉语词语)1. 公田的一种。 《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经平议·周官一》:“牛人掌养国之公牛,巾车掌公车之政令,注并曰:公犹官也。然则官田犹公田矣。先 郑 之说自不可易。” 2.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 《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地有草者,尽曰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奸也。” 3. 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晋书·慕容皝载记》:“且 魏 晋 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明史·食货志一》:“ 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壖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馀为民田。” 明 袁介 《检田吏》诗:“我家无本为经商,只种官田三十亩。” 阿英 《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土地占有关系,出现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