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生的读音 廪生的意思

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 lǐn
  • shēng

“廪生”的读音

拼音读音
[lǐn shēng]
汉字注音:
ㄌㄧㄣˇ ㄕㄥ
简繁字形:
廩生
是否常用:

“廪生”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辞典解释

廪生  lǐn shēng  ㄌㄧㄣˇ ㄕㄥ  

明清两代由公家发给银两、粮食的生员。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廪生到此便宜贡,且从容一边站立,看别个赏花红。」
也称为「廪膳生员」。

网络解释

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廪生”的单字解释

】:1.粮仓:仓廪。2.指粮食。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廪生”的相关词语

“廪生”造句

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这便是唱保,如果中间作保的廪生看到有任何疑问,知县便有权给考生披枷带锁,大刑伺候。

廪生没计奈何,只得住手,眼见得这一项银子抛在东洋大海里了。

新宁地主豪绅闻讯,惊恐万状,在籍拔贡刘长佑、廪生刘坤一徒步赴宝庆府乞援、荠招募乡勇、督办囝练、曛条阻蛾。

廪生程某,在家侵晨起,肃衣冠出门。

幼年随父耕读,25岁中秀才,补廪生,先后执教于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

不过李乐可是现在府城的名人,安民告示出自这个十四岁的廪生之手,可是人尽皆知的事了。

之前苏郁就有说过,如果陆宣想要参加四月份的府考,除了廪生保结之外,就还必须还有县令和另外一德高望重之人的保举。

* 廪生的读音是:lǐn shēng,廪生的意思: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