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風召雨的读音 徵風召雨的意思

辞典解释征风召雨  zhēng fēng zhào yǔ     召唤风雨。形容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晋.桓驎《西王母传》:「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
  • zhēng
  • fēng
  • zhào

“徵風召雨”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ēng fēng zhào yǔ]
汉字注音:
ㄓㄥ ㄈㄥ ㄓㄠˋ ㄩˇ
简繁字形:
征风召雨
是否常用:

“徵風召雨”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征风召雨  zhēng fēng zhào yǔ  ㄓㄥ ㄈㄥ ㄓㄠˋ ㄩˇ  

召唤风雨。形容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晋.桓驎《西王母传》:「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

网络解释

“徵風召雨”的单字解释

】:[zhǐ]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zhēng]1.“征”的繁体字。2.召集:“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責問、詢問:“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4.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5.公開尋求、招請:“徵婚”、“徵文”、“誠徵女工”。6.課取、收取:“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7.預兆、跡象:“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8.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症。亦指急症。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zhào]1.召唤:召集。他已被上级召回北京。2.姓。3.寺庙(多用于地名):乌审召。罗布召(都在内蒙古)。[蒙][shào]1.周朝国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2.姓。
】:[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徵風召雨”的相关词语

* 徵風召雨的读音是:zhēng fēng zhào yǔ,徵風召雨的意思:辞典解释征风召雨  zhēng fēng zhào yǔ     召唤风雨。形容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晋.桓驎《西王母传》:「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