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名的读音 托名的意思
托名 托名,汉语词汇。 拼音:tuō míng。 指假借名义;凭借他人以显名。 见《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 托
- 名
“托名”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tuō míng]
- 汉字注音:
- ㄊㄨㄛ ㄇㄧㄥˊ
- 简繁字形:
- 託名
- 是否常用:
- 是
“托名”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托名 tuōmíng
[pseudonym; do sth. in sb. else's name] 假托他人的姓名,借以抬高自己
辞典解释
托名 tuō míng ㄊㄨㄛ ㄇㄧㄥˊ 依附他人高名,以提高自己的身分。如:「他深恐同学参加不踊跃,只好托名老师主办。」也作「托名」。
冒名。如:「他竟敢托名参加考试,真是大胆。」也作「托名」。
假冒之名。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此人乃颍川徐庶,字元直,单福乃其托名耳。」
网络解释
托名
托名,汉语词汇。
拼音:tuō míng。
指假借名义;凭借他人以显名。
见《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托名”的单字解释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托名”的相关成语
“托名”的相关词语
“托名”造句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凡仕而兼商者,亦尚畏清议而不敢公然为之,隐匿托名以避众谤。
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贪残虐烈,无以为甚。
板桥之诗尽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阑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汉书,艺文志》所列各家书目,其中有21种书托名于黄帝;今只存《黄帝内经》一种,其余各书均已亡佚。
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但也有例外,有托名者,便有窃名者。
托名国之栋梁,实为乱臣贼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此剑铭文乃秦篆也!实乃后人伪作,托名而已。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 托名的读音是:tuō míng,托名的意思:托名 托名,汉语词汇。 拼音:tuō míng。 指假借名义;凭借他人以显名。 见《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基本解释
托名 tuōmíng
[pseudonym; do sth. in sb. else's name] 假托他人的姓名,借以抬高自己
辞典解释
托名 tuō míng ㄊㄨㄛ ㄇㄧㄥˊ依附他人高名,以提高自己的身分。如:「他深恐同学参加不踊跃,只好托名老师主办。」也作「托名」。
冒名。如:「他竟敢托名参加考试,真是大胆。」也作「托名」。
假冒之名。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此人乃颍川徐庶,字元直,单福乃其托名耳。」
托名
托名,汉语词汇。拼音:tuō míng。
指假借名义;凭借他人以显名。
见《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凡仕而兼商者,亦尚畏清议而不敢公然为之,隐匿托名以避众谤。
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贪残虐烈,无以为甚。
板桥之诗尽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阑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汉书,艺文志》所列各家书目,其中有21种书托名于黄帝;今只存《黄帝内经》一种,其余各书均已亡佚。
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但也有例外,有托名者,便有窃名者。
托名国之栋梁,实为乱臣贼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此剑铭文乃秦篆也!实乃后人伪作,托名而已。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