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步的读音 折腰步的意思

折腰步 折腰步,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汉梁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后遂以“折腰步”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亦省作“折步”、“折腰”。
  • zhé
  • yāo

“折腰步”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é yāo bù]
汉字注音:
ㄓㄜˊ ㄧㄠ ㄅㄨˋ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折腰步”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

辞典解释

折腰步  zhé yāo bù  ㄓㄜˊ ㄧㄠ ㄅㄨˋ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堕马髻、折腰步。」

网络解释

折腰步

折腰步,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汉梁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后遂以“折腰步”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亦省作“折步”、“折腰”。

“折腰步”的单字解释

】:[shé]1.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亏损:折本儿。折耗。3.姓。[zhé]1.断;弄断:骨折。把树枝折断了。2.损失:损兵折将。3.弯;弯曲:曲折。百折不挠。4.回转;转变方向:转折。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5.折服:心折。6.折合;抵换:折价。折账。折变。7.买卖货物时,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对折。打九折。8.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9.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叠: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装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儿。[zhē]1.翻转:折跟头。2.倒(dào)过来倒过去:水太热,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
】: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腰。两手叉腰。2.裤腰:这裤子腰太肥。3.指腰包或衣兜:我腰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腰。树腰。半中腰。5.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6.姓。
】: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折腰步”的相关词语

* 折腰步的读音是:zhé yāo bù,折腰步的意思:折腰步 折腰步,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汉梁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李贤注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后遂以“折腰步”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亦省作“折步”、“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