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斋的读音 散斋的意思
散斋 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周制,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七日,即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历代相沿,惟斋期不尽相同。清沿古制, 凡大祀,文武百官各散斋于公署四日。又,古代斋戒期满亦称散斋。
- 散
- 斋
“散斋”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sàn zhāi]
- 汉字注音:
- ㄙㄢˋ ㄓㄞ
- 简繁字形:
- 散齋
- 是否常用:
- 否
“散斋”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见“散齐 ”。辞典解释
散斋 sàn zhāi ㄙㄢˋ ㄓㄞ 斋戒期满。
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诗:「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七日不近妃妾,不举乐,不吊丧的斋戒。「斋」文献异文作「齐」。
《礼记.祭义》汉.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
《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网络解释
散斋
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周制,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七日,即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历代相沿,惟斋期不尽相同。清沿古制, 凡大祀,文武百官各散斋于公署四日。又,古代斋戒期满亦称散斋。
“散斋”的单字解释
【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斋】:1.斋戒。2.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斋。3.舍饭给僧人、道人:斋僧。4.姓。5.屋子,常用于书房、商店的名称,学校宿舍也有叫斋的:书斋。新斋。第三斋。荣宝斋。
“散斋”的相关词语
* 散斋的读音是:sàn zhāi,散斋的意思:散斋 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周制,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七日,即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历代相沿,惟斋期不尽相同。清沿古制, 凡大祀,文武百官各散斋于公署四日。又,古代斋戒期满亦称散斋。
基本解释
见“散齐 ”。辞典解释
散斋 sàn zhāi ㄙㄢˋ ㄓㄞ斋戒期满。
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诗:「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七日不近妃妾,不举乐,不吊丧的斋戒。「斋」文献异文作「齐」。
《礼记.祭义》汉.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
《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散斋
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周制,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七日,即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历代相沿,惟斋期不尽相同。清沿古制, 凡大祀,文武百官各散斋于公署四日。又,古代斋戒期满亦称散斋。【散】:[sàn]1.由聚集而分离:解散。散会。烟消云散。2.分发;分给:散传单。3.排遣;排除:散心。散闷。[sǎn]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散漫。散兵游勇。把稻子捆紧,别散了。2.零碎的;不集中的:散装。散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由一种或数种药材粉碎成细粉混合而成的干燥药粉,按医疗用途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七厘散。金黄散。避瘟散。
【斋】:1.斋戒。2.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人所吃的素食:吃斋。3.舍饭给僧人、道人:斋僧。4.姓。5.屋子,常用于书房、商店的名称,学校宿舍也有叫斋的:书斋。新斋。第三斋。荣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