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見萬里的读音 明見萬里的意思

【解释】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出处】《后汉书·窦融传》:“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近义词】料事如神【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人有预见
  • míng
  • jiàn
  • wàn

“明見萬里”的读音

拼音读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汉字注音:
ㄇㄧㄥˊ ㄐㄧㄢˋ ㄨㄢˋ ㄌㄧ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明見萬里”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对远方或外面的情况了解得十分清楚,识见非常高明。

辞典解释

明见万里  míng jiàn wàn lǐ  ㄇㄧㄥˊ ㄐㄧㄢˋ ㄨㄢˋ ㄌㄧˇ  

目可见及万里,形容对远方的情况非常了解,见识非常高明。《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后亦用来比喻目光远大,洞察先机。《清史稿.卷四二七.罗惇衍传》:「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于臣工奏折皆示得失,明见万里。」也作「明鉴万里」。

网络解释

【解释】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近义词】料事如神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人有预见

“明見萬里”的单字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1.數目字。千的十倍。《玉篇•禸部》:“萬,十千也。”《孟子•梁惠王上》:“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唐•白居易•《寄元九詩》:“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2.眾多的:“排除萬難”。《易經•謙卦》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荀子•富國:“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3.極﹑非常﹑絕對:“萬不得已”﹑“萬萬不可”。《漢書•卷三十四•黥布傳》:“我之取天下可以萬全。”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明見萬里”的相关词语

* 明見萬里的读音是:míng jiàn wàn lǐ,明見萬里的意思:【解释】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出处】《后汉书·窦融传》:“书妪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近义词】料事如神【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人有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