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的读音 武義的意思

武义 (汉语词语)wǔ yì 亦作“ 武谊 ”。武事。 《文选·扬雄》:“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 吕向 注:“武谊,武事。” 汉 王粲 《酒赋》:“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 南朝 宋 虞龢 《明君大雅》诗:“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

“武義”的读音

拼音读音
[wǔ yì]
汉字注音:
ㄨˇ ㄧˋ
简繁字形:
武义
是否常用:

“武義”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亦作“武谊”。

网络解释

武义 (汉语词语)

wǔ yì
ㄨˇ ㄧˋ
亦作“ 武谊 ”。武事。
《文选·扬雄》:“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 吕向 注:“武谊,武事。” 汉 王粲 《酒赋》:“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
南朝 宋 虞龢 《明君大雅》诗:“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

“武義”的单字解释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武器。武装。武力。2.关于技击的:武术。武艺。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脚步:继武。踵武。见〖步武〗。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7.姓。如漢代有義縱。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武義”的相关词语

* 武義的读音是:wǔ yì,武義的意思:武义 (汉语词语)wǔ yì 亦作“ 武谊 ”。武事。 《文选·扬雄》:“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 吕向 注:“武谊,武事。” 汉 王粲 《酒赋》:“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 南朝 宋 虞龢 《明君大雅》诗:“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