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鼓的读音 点鼓的意思

点鼓 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演奏时,奏者将鼓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方边缘,使之固定,同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执鼓棰敲击。左手持板击节。用于“十番鼓”器乐合奏或昆曲清唱伴奏,一般是每拍敲一下,起掌握节奏作用。
  • diǎn

“点鼓”的读音

拼音读音
[diǎn gǔ]
汉字注音:
ㄉㄧㄢˇ ㄍㄨˇ
简繁字形:
點鼓
是否常用:

“点鼓”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谓轻声击鼓。

网络解释

点鼓

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演奏时,奏者将鼓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方边缘,使之固定,同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执鼓棰敲击。左手持板击节。用于“十番鼓”器乐合奏或昆曲清唱伴奏,一般是每拍敲一下,起掌握节奏作用。

“点鼓”的单字解释

】: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点鼓”的相关词语

* 点鼓的读音是:diǎn gǔ,点鼓的意思:点鼓 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演奏时,奏者将鼓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方边缘,使之固定,同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执鼓棰敲击。左手持板击节。用于“十番鼓”器乐合奏或昆曲清唱伴奏,一般是每拍敲一下,起掌握节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