紕怎么读 紕的意思

“紕”字共有3个读音: [pī]   [pí]   [bǐ]  
紕
汉字
读音 [pī]
[pí]
[bǐ]
注音 ㄆㄧ|ㄆㄧˊ|ㄅㄧˇ
部首 [糹]  绞丝旁
笔画 总笔画:10 部外:4
异体字 𦀘 𧧺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7D15
其它编码 五笔:xxxn 仓颉:vfpp 郑码:zrrr 四角:22910
笔顺编码 5544441535
笔顺笔画 フフ丶丶丶丶一フノフ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点 点 点 点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紕字的意思

[pī]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毛線紕開。

[pí]

1.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紕之”。

2.所鑲的邊緣:“縞冠素紕”。

[bǐ]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紕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ī ㄆㄧˉ

 ◎ 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紕了。把這一團毛線紕開。

其它字义


pí ㄆㄧˊ

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紕之”。 所鑲的邊緣:“縞冠素紕”。

其它字义


bǐ ㄅㄧˇ

 ◎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英语 spoiled silk; hem of dress

德语 Fehler, Irrtum (S)

法语 lâche

紕字的详细解释

紕字的辞典解释

纰ㄆㄧpī 名

织布时,经纬线没织好的地方。引申为错误。如:「纰缪」、「纰漏」。

布帛等织品线或接缝处脱散。如:「线纰了」。

纰ㄆㄧˊpí名

衣冠的缘饰。《礼记·玉藻》:「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

在衣冠或旗帜边缘绣上花边。《诗经·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康熙字典解释

紕【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𠀤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𠀤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𤰞。《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𠀤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

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𦇧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集韻》或作𦀘。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紕【卷十三】【糸部】

氐人𦇧也。讀若《禹貢》玭珠。从糸比聲。卑履切

说文解字注

(紕)氐人𦇧也。氐人所織毛布也。周書伊尹爲四方獻令。正西以紕罽爲獻。後漢西南夷傳。冄駹夷能作毞毲。毞卽紕也。華陽國志同。禮記用紕爲紕繆字。从糸。毛似糸。故从糸。比聲。讀若禹貢玭珠。卑履切。十五部。亦平聲。玭珠見玉部注。

紕字组词

* 网站为您提供紕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释,以及汉字的字形结构、编码、部首、笔顺、组词、造句和相关成语。